追求卓越 • 灵感之源 • 学术责任• 奉献精神

新闻资讯

反馈采集

本次管理研究方法工作坊,我们共收到了18位老师和博士生的感想。感谢您们的分享;同时我们也通过这里把这份感悟和能量惠及IACMR大家庭中的每一员!

 

Group1

 

“Obviously, this is a pleasant academic journey. On the one hand,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the advice of many renowned scholars, which broads my academic horizons, increases academic ability and academic confidence; on the other hand, this is a rare opportunity to get together with doctoral students and young teach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full of enthusiasm. We learned about each other and felt a complet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cess.”

— Group 1 张华磊,南开大学

 

“四天朝九晚九的IACMR research method workshop终于结束了,因为要做ppt的原因还熬了两晚夜,每天感觉都又累又困,但是结束的时候还有点依依不舍!老实说,很多知识和技巧在学校里也可以学习得到,最大的收获是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每天听牛人讲那些真正高水平的研究,再一次点燃了我心中的热情,可是回到现实生活却不是那么单纯,真的很难静下心来!我还是希望虽然现在或许还是做不到很多东西,但心里要记住那些美好的愿望,当成目标放在那里,无论每一步多么微小,都要朝着那个方向前行!”

— Group1 王婕,香港城市大学

 

“炎炎夏日,我和实验室的同仁们一起来到了上海。我们学校的两个研究人力资源和组织行为的实验室已经多次参加IACMR的会议和活动了,所以这次我们又是抱团来到了我们的“组织”。作为一年级的博士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IACMR的活动,主办方精心地组织使我们在4天的学习中感到非常地有条理且舒适。在上海,在同济大学里,能遇到世界各地的同研究领域的优秀同仁们,能与那么多平时阅读文献时所敬仰的学者近距离地研讨学术甚至交心,我的视野与思维得到了一次非常有益的扩展与提高。在提高学术的同时,IACMR也向我们传递了精神上的正能量,比如关于学者的责任感、如何做有意义的研究等等讲座都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研究的真谛并且不忘做一个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

这次的IACMR之行是我学术生涯开端的一次难忘经历,我从中获得了许多的思考与启发,我想真正收获应该不会在这四天就能立刻感受到,而是回来后对这四天的内容的消化与反思,甚至在今后长期的学术生涯的不同阶段对这四天内容的回味,这四天很可能得到的是一个终身的宝藏。感谢同济大学,感谢IACMR!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支持IACMR并推荐我的师弟师妹们积极参加。”

— Group1 周兴驰,华中科技大学

 

Group 3

 

由谢家琳教授指导的第三组非常活跃。在这里我们和大家分享组员的感想以及精彩的自编自演“三句半” [见结尾附录]。感谢谢家琳教授以及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组员们!

 

“时间如白马过隙,感觉还没有开始,工作坊就结束了。这四天的IACMR研究方法工作坊有太多想回忆的,充实的学习,美好的友谊,优雅的环境,可能会永远镌刻在我的研究人生中。

这个工作坊确实不愧为灵感之源,在讲座中,我们聆听了大师的经验之谈,这些都是在平常的学习中无法触及的隐性知识。在小组研讨中,家琳老师和我们一起平等地探讨,幽默风趣,但又不失严谨,让我们领略了世界一流学者的魅力,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成为优秀学者的种子。其他同学启迪性的研究设计,批判性的评论,让我们的研究计划得到了很好的完善。

最后特别想说的是,家琳老师,康华哥,培霞姐,王敬姐,苑渊姐,徐嘉,厉杰,与川,守任,鞠冬,想你们!”

— Group3 李绍龙,华中科技大学

 

“我来自偏远的山西,第一次参加IACMR的活动,总体印象高端、大气。学习方法虽是主题,但亲临现场方能体会良多,原来学术研究也可以如此纯净、风趣、优雅和精透,每一场讲座传递的是信息,更是能量 — 来自于导师分享的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文献,来自于他们身体力行对学术的兴趣和执着,来自于group成员的平等、真诚和建设性意见……从此,我知道,自己向往的学术真的可以是一条求真求美的道路。上海之行,就像是赴一场期待已有的约会,采撷了诸多美好,等待在北方寒夜孤灯时,这些都将一直温暖着我。”

— Group3 高培霞,山西大学

 

“对我而言,IACMR是个名师云集、精英汇聚的场所,虽然自己已经是在读博士,但对自己的研究能力还是信心不足,能够参加这样的学习活动,是既让自己兴奋又很忐忑的感觉。由于近期关注的研究方向和问题都与提交给工作坊的Proposal不同,因此对原来Proposal的问题也没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当时也很想申请换一个小组,甚至想过中途放弃。

来到同济之后,我发现细心的组织者,已经把每个小组的名单放到了餐桌上,讨论室里也放置了每个同学的桌牌,周到而体贴的关怀让我逐渐放松心情。我非常幸运地能够来到充满活力的第三组,见到了导师谢家琳教授,以及各位充满活力的同伴。尤其是当我第一天进入我们小组讨论的房间,在谢老师幽默且充满热情的开场之后,我打消了换组的念头。我最担心的是自己不能顺利地同大家交流,不能给同组的学员带来建设性的意见。然而正是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宽容和鼓励打消了我的很多顾虑,他们接纳了我匆忙准备的PPT、逻辑混乱的表达以及蹩脚的英语,让我顺利地参加完整个活动过程,并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我们第三组的成员相处得非常融洽,大家群策群力地准备汇报和表演节目,我也勇敢地突破自我,挑战之前没有做过的表演。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各位学术大牛的精彩演讲,小组导师的悉心教导,同组学员之间的坦诚交流,相让我领略到了学术的精神、自由的思想、敬业的素养、热情的态度,以及诚挚的友谊。”

— Group3 许守任,南开大学

 

“2013IACMR工作坊是一个分布式的翻转课堂,课下阅读文献精华,课上领略大家风采,白天传播学术前沿,晚上缔结价值友谊。过程中,我们欣喜,因为获取新知;我们自豪,因为创造新知。围绕任务,我们个体学习,极尽怒放的生命;围绕谢老师,我们团队学习,推送平等又真诚的建设性意见。课程短暂不忍道别,可是兄弟姊妹们:既然聚时一团火,那么散时满天星,后会有期!”

— Group3 林与川,哈尔滨工业大学

 

“感谢IACMR于2013年,并由上海同济大学协办的Workshop。这次的研习,对于参与的学子在研究方法、主题讲座、以及学术交流上,都有莫大的帮助。在这四天五夜的workshop中,不仅带给大家一段难忘的经历,也交到一群可贵的朋友,更让我们在互助合作和讨论交流中,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我们这组更能够代表国际化,因为我们这组团队的成员背景有来自两岸三地、日本和加拿大。当来自不同地区的我们,从陌生的寒暄到热络的讨论,以及参与共同的学术报告和晚宴表演,都能以最好的表现呈现给大家。

再次感谢每位导师,不辞辛劳地指导我们。我们需要以启发性、求卓越和负责任的精神,更努力的学习!

— Group 3 邵康華,华中科技大学

 

“Work harder, play harder, but we should always work hard before we play !”

— Group 3 霍苑渊,香港城市大学

 

“在短短的5天时间里,大家不仅在讲座中学到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难忘这段经历,希望下次再聚!”

— Group 3 厉杰,Osaka University

 

“These days of workshop have showed me how social learning theory and emotional contagion worked in the excellent groups of IACMR, and how ethical leadership and positive and vigorous climate generated and promoted each group member’s emotion, attitude and performance.

Everyone is my role model!

Thank IACMR very much for providing me such a wonderful opportunity!”

— Group 3 徐嘉,武汉大学

 

Group 6

关于研究的三个比喻

——写在研究方法工作坊之后

 

7月21-24日,我有幸在同济大学参加了IACMR的研究方法工作坊。四天的议程紧凑而充实,讲座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讨论了管理学学术研究的“道”和“术”。细细想来,在小组讨论中老师谈到的三个比喻尤其值得回味。

 

“如果说论文是一部电影的话,那么模型就是这部电影的剧本”

这个简单的比喻道出了对于做研究的理解:正如没有好的剧本,再高超的特技也无法打造一部优秀的电影,没有好的模型,再精巧的方法也无法成就一篇上佳的论文。有意思的是,虽然这次参加的是“研究方法”工作坊,但是在整个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都紧紧围绕着“研究模型”或者“研究设计”而展开。的确,方法固然重要,但它绝不是做出高质量研究的充分条件。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退一步,仔细拷问研究模型是否合理、有意义。毕竟,拙劣的剧本永远不可能成就一部杰出的电影。

 

“做研究就像写诗,要有‘推敲’的精神”

诗人贾岛曾经就选择“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而反复琢磨,以至于成就了“推敲”故事的佳话。这种对细节精益求精的态度同样可以、并且需要运用于研究中来。在这次工作坊中,我们有机会对每个小组参与者的研究计划进行讨论。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有幸能够“做中学”,体验如何“推敲”每一个研究设计:为什么选择这个变量而不是其他变量?为什么是这样的关系,有没有可能是反过来的?标题为什么用这个词,有没有不妥之处……正是有了这种追求完美、苛求细节的精神,才有可能做出高质量的、经得起“推敲”的研究。

 

“我们可以把做研究想象成下围棋,要成为一个围棋高手就要在每次落子前考虑后三招”

在小组讨论中,最有挑战性的部分莫过于相互之间对研究设计进行批评和回应了。老师对此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好的棋手在落子前至少会考虑后面的三招:对方会怎么下,自己该如何应对。同样,好的研究者也要这样考虑自己研究的每一个环节:可能会引起什么样的质疑?自己要如何应对?对方又会提出什么进一步的问题……这其实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对自己的研究设计有较为中肯的评价,又要对可能的质量有准确的预期,还要培养一定的系统思考的能力。

工作坊虽然已经结束,但是通过四天的学习和互动,我感到自己从各位老师和学友身上看到了对研究的热情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许是此次工作坊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收获。

— Group 6 崔之瑜,复旦大学

 

Group 8

 

“参加这次IACMR Workshop,我获益良多,总结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思想、方法、经验。

我曾经在2011年在光华聆听过徐淑英老师的演讲,那时我还是刚进入PhD项目的一年级新生,对于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去伪存真的审慎意识仅仅只有朦胧的理解。这回再次近距离接触徐老师,我真正理解了我们研究的动机和终极目的,也许我们的研究目前看来不会给管理实践带来多少改变,但我们应该始终将人类福祉记于心间。从今以后,当我真正开始研究历程时,我会牢牢记住自己的使命。我对周京老师的坦率也感到非常佩服。“人生苦短,不说假话。”希望这句话也能成为我今后的人生态度。

在方法上,这次Workshop为我们提供了琳琅满目的方法盛宴,问卷、二手数据、实验等常用研究方法都有囊括,一些新型的研究方法也有所涉及:Multi-level Research, Holistic Research Design etc.三天时间里,我不断“赶场”,收获颇丰。但是另一个方面却是感觉非常非常地累。也许下一届workshop可以考虑把讲座时间延长到4天,可惜只能让下一辈获益了。:-D

我从同组的战友们那里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完全符合VRIN Framework(Valuable, Rare, Inimitable, Non-substitutable):-D 组内刚入职不久的助理教授跟我们描述了和Reviewer斗智斗勇的过程,年纪稍长的老师介绍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同样是博士生的朋友们分享了各个学校的发表要求和就业信息……我觉得这就是IACMR的价值所在。这个组织汇聚了许多知趣相投的同路人,我们在与同行交流中获得了信息和动力。感谢IACMR,研究路上有你们不孤独。”

— Group 8 杨颉,清华大学

“这次参加IACMR工作坊收获颇多。无论是学术报告,还是小组讨论,都给我们带来新的知识与灵感。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我们年青学者提供了交流分享的机会,这种交流分享在会议结束后仍会延续下来,并在我们的学术生涯中发挥积极作用!感谢IACMR Workshop!”

— Group 8 苏依依,同济大学

“这次活动让我受益最大的地方是:第一,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大多数比较容易理解,重点是穿插了老师们自己在做科研和写文章中的体会,这些是书本中看不到的。第二,认识了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为将来的合作研究奠定基础,这样自己为自己创造科研环境,就不再孤独。……

总之,这次活动我个人觉得还是非常棒的,如果以后有机会,我想把parallel session错过的部分再听一遍,好好学习。同时,需要感谢同济大学的热情精心准备,尤其是于老师把自己的房间让给我。非常感谢。”

— Group 8 卫田,复旦大学

 

在上海,邂逅情人二分之一

在艷陽高照的七月二十日,隻身從台灣首次踏上夢想中的上海 。映入眼簾的城市,是從小聽母親說的十里洋場,是電影裡面各種人事物衝擊的世界之都,是一個充滿各式奇妙,待我探索的城市,心中的期待與悸動,簡直可比擬劉姥姥遊大觀園。然而,此時在我心中盤璇的,卻是行囊裡面,還需要閱讀的文章! 正是這次IACMR Workshop的指定閱讀,讓我忍住對上海滿滿的憧憬與好奇,匆匆從機場直奔同濟大學的干訓樓,在workshop志願者的協助下,快速進入住房,打開文章,聚精會神,為接下來四天的IACMR workshop好好奠基。是一個什麼樣的workshop,足以讓人忍耐住幾十年來對上海的好奇,心甘情願在房內努力準備? 但四天的事實證明,這樣的作法,的確是超乎期待地值得。

雖然我已經在國內博班算高年級了,也曾經花將近一年的時間到美國一流商學院取經,奠定理論方面的紮實基礎。然而,對於研究方法仍是一知半解。更重要的,是對於如何設計以及執行研究計劃,確實是亟待加強的。因為希望能夠有所突破,所以在一知道2013 IACMR workshop時,就很積極地快馬加鞭撰寫提案計畫書爭取參加的機會。

感謝IACMR 給我這麼好的機會,還有Li Ning 獎學金所提供經濟上面的協助,才能讓我來到我的夢想城市,無後顧之憂地學習。從七月二十一日早晨開始,徐老師拉開了workshop的序幕,提醒我們學者身份所代表的意義,以及科學研究的精神。這在目前功利化的學術氛圍,是難能可貴的提醒。徐老師提醒我們,學者所追求的,是a higher call,是對社會的關懷,推動我們的求知欲與行動。雖然我心裡一度嘀咕說這會不會是不切實際的願景? 但我從徐老師身上看到,因為徐老師秉持這樣的信念,而且身體力行,讓她每每有極為傑出的研究發表,揚名國內外。可見,這的確是做為學者,很重要的核心精神。Workshop就是在這樣的核心精神下開展的。

很感謝workshop裡,百忙抽空的講員,花費時間以及精神,提攜我們這些後進。所有課程的講者,都是平日我們在一流國際期刊中,只見其名不得見其人,而令人望名興嘆的大牛們。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周老師以自身經歷為例,傳授不同於功利派作法的方法找尋研究的題目。周老師的風采、流暢的講解以及清楚的課程結構,深深抓住全場一百多名學員的心。Kozlowski老師所講的讓我了解到擬真研究不止是用來發展理論,同時可以結合實驗方法,這樣的研究方法,其實別有洞天。還有沈老師,讓我終於敢說自己真的明白次級資(secondary data)與panel data之間的關聯。Debra的課程讓我明白質性研究中如何從堆疊的訪談逐字稿中,挖掘出寶藏來。細數每一堂課,都是點出不同研究方法的重要核心概念以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而縱觀四天課程,則是把之前一知半解且零散的研究方法,做了一個整合(synergize)。

如果workshop只有講課,那麼收獲不會如此豐碩。因為有另一半的時間,是小組的腦力激盪。我很感謝自己被分配到一個非常出色的組,組員中有已經取得學位來求精進的老師,也有跟我一樣還在努力取學位的博士生。因為在學術領域的經驗不同,又來自大江南北,見識不同,所以更能透過交流彼此刺激。也很感謝我們這組的指導老師Brian Boyd,總是用不疾不徐的方法,帶我們討論以及思考組員們所提出的尚不成熟的研究計劃。透過小組的討論,我們可以很及時地對當天的講課,有所印證以及吸收。印象最深的,是我與依依討論要如何做最後present時,我們各自提出很不同的看法,強調各自的優點,難以取捨時,導師提出了第三方見解,畫龍點睛般地把依依的提案整個拉升到非常高的境界。這麼一個小事件,馬上顯示如何掌握住整個研究項目的核心,實實在在地讓我恍然大悟許多老師們說的”one paper , one idea” 究竟是什麼!

除此之外,我很幸運地跟非常出色的紅果分配在同一間房,每天晚上我們會討論當天的收獲,有時我們參加不同的課程,也會互通有無。每天早上,她都會早起準備當天的課程,也感染了我有一個積極的行動。紅果是我這四天的良伴,也是我在workshop交到最好的朋友。

由衷地感激徐老師創辦IACMR,謝謝IACMR以及Li Ning獎學金、workshop的夥伴,以及分享功力的老師們。視學術工作為美的我,曾經站在學術殿堂大門口十分迷惘。幸虧能在美國吸收理論的精華,擁有此生情人的一大半。而IACMR workshop,則是許了我那曾經是若隱若現的另一半情人。 終於,二分之一變成了一個完整,我得到美好的情人,能夠與我攜手往前方的紅毯大道,昂首闊步,邁向各開闊的天空。

— Group 8 溫丹瑋 (Marian Wen)

台湾国立成功大学(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Group 10

 

感谢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举办此次工作坊,具体建议如下:

1、一些平行课程时间安排的不尽合理。比如说,跨文化和HLM两门课程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很多同学想同时听就只能放弃一个。

2、一些课程很受欢迎,是现在的研究热点,比如说HLM,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似乎有些短,只能介绍框架,课时能否安排多一些。

3、大部分学员是中国大陆学生,更喜欢喜闻乐见的中文,一些有关中国情景的课程,比如说跨文化,用中文直接授课,或双语授课,效果会更好。
— Group 10 金昕,同济大学

 

Group 12

第12组联络员黄蕾总结了本组成员的感想,在此分享。自创诗歌《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请见结尾附录。

 

感想一:感谢、感恩、感动

感谢:感谢会务筹备人员的耐心、细致。感谢各位老师无私的分享,不讲套话,我们能感受到各位老师都是实实在在想教我们东西,与我们一起分享科研的心得,尤其是实际地提到做研究的各种心态。

感动:被各位老师的敬业精神而感动。他们确实是对科研感兴趣,而且执着地、坚持地做着自己的科研工作。我们现在大多是为了职称发论文,为了职称做科研,为了项目写报告。缺乏科研精神、严谨的态度。

感恩:于国庆老师和李清海老师提到由厦门工作坊而延伸的服务精神,他们参加了厦门的工作坊,受益良多;因此,也希望继续举办此类的工作坊,带着一种感恩的心态。我们回去以后也会尽可能地将学到的知识在同学和同事中传递。

感想二:自己要学的还太多

最大的不足是相关文献阅读量不够,对企业实际的了解也不够。

感想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徐淑英老师、周京老师、陈昭全老师的讲座都一再提到要与实践结合,多跟企业经理和相关从业人员交流。尤其是从中国企业运作的实际现象与问题出发。

建议:

1、是否能根据研究方向尽量将研究方向与老师的方向结合得更加紧密一些,感觉上每个组的内容都有些杂。

2、尽管大会组在工作坊已经很尽力进行了课程安排,但是仍然有很多课是同时进行。有很多我特别想听的课程都因为区分了宏观微观而不得已错过了。比如周京老师、樊景立老师和谢家琳老师的课程。建议此类型的课程是否可以再安排多一点时间。”

— Group 12 黄蕾,长沙学院

 

附录:                                                                                                                                                     

第3组和第12组创作的演出节目台词

Group 3

三句半

锅碗瓢盆响起来 精神抖擞上台来  少了一人怎么办? 我来。

结业晚宴又来到  各位老师辛苦了  为表心意我台上站  表演

自编自演不在行  不管听得爽不爽  还要请您多捧场   鼓掌

 

导师精神真钦佩  言传身教不喊累  理论方法没全会   惭愧

说说咱们谢老师  对付压力有一套  还会说点武汉话  搞么事

说完老师说团队  沟通建议不可少  听说最后要表演  崩溃

 

小组讨论主题多  集思广益有收获  老师最后来指点  唉。。。

四天讲座真不少  教授教的都很好  大家学的怎么样  真棒

五湖四海学子多  凑在一起不容易  难得上海来相聚  要珍惜

启发灵感求卓越  责任在心讲奉献  学术精神要代代传  照办

 

半亩餐厅伙食好   有吃有聊有热闹  美味佳肴真不少  还要!

志愿工作不好干   从早到晚多照看  真情感激献给谁  学妹

为了今天联欢会   我们仓促来准备  下面还有好节目  撤退。

 

Group 12

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David:)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the way from birth to the end.

It is when I sit near you

that you don’t understand I love you.

 

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that you’re not sure I love you.

It is when my love is bewildering the soul

but I can’t speak it out

 

(Fanmay:)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from birth to the end

It is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Li:) 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t is what is x, what is y.

 

(Jane:)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what is x, what is y.

It is how X leads to Y

 

(Scott:)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how X leads TO Y

it is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Lucy:)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it is quantity and quality

 

(Zoe:)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quantity and quality

it is data analysis and result

 

(Jing:)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data analysis and result

it is discussion and contribution

 

(Angel:)The most distant way in the world

is not discussion and contribution

it is top journal and me

(Fanmay:) those distances bring us together in IACMR Workshop

we all remember:

 

(All:) Source of inspiration

Commitment to excellence

Spirit of service

Responsible schola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