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 • 灵感之源 • 学术责任• 奉献精神

新闻资讯

2025年IACMR博士生研讨会

2025年6月13日17:00-18:30,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年会重要议程——博士生专题研讨会(Ph.D Symposium)于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国际报告厅圆满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姜凯丰教授与香港理工大学李淑萍教授共同主持,包含三大环节。

环节一:颁发纪念梁觉博士论文资助基金证书

在姜凯丰教授主持下,李淑萍教授为2024年及2025年度“纪念梁觉博士论文资助基金”获奖者颁发证书并合影。该基金设立于2016年,旨在纪念梁觉教授毕生贡献及其培养青年学者的精神,为中国管理研究领域的博士生提供论文数据收集资助。每年评选不超过5位获奖者,每人获税前奖金10,000元人民币。

2024年度获奖者: 陈思宇(浙江大学)、付龙望(香港城市大学)、李欣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孙冒罡(上海财经大学)、温冰冰(悉尼大学)。

2025年度获奖者: 蔡益书(香港中文大学)、崔紫妍(清华大学)、姜小晓(西澳大学)、吕朋钊(剑桥大学)、张闰嘉(北京大学)。

环节二:获奖博士研究主题分享

四位获奖博士生就其研究课题发表精彩演讲:

温冰冰(悉尼大学): 探讨外部冲击(如COVID-19)如何催化中国国有企业创新。基于对某全球领先国企的深度案例研究,她挑战了“国企创新低效”的传统观点,揭示冲击通过“聚焦问题(打破常规应对挑战)”、“政府角色转变(提供支持维稳)”、“重建需求驱动(引入新技术方法)”三大机制激发创新。

付龙望(香港城市大学): 研究资本市场卖空监管政策对独立董事监督职能的激活作用。利用中国强制披露独董投票记录的独特制度背景及“准自然实验”设计,其研究发现卖空监管通过“信息赋能(卖空者挖掘披露负面信息)”和“威胁激励(股价声誉危机倒逼履职)”双重机制显著提升独董异议投票率,为卖空者意外改善公司治理提供了新证据。

陈思宇(浙江大学): 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对创意产业中艺术工作者“自我表达”的影响。她指出,创意产业长期存在商业需求与艺术表达的张力,GenAI的效率提升可能加剧创作同质化风险,侵蚀艺术表达的情感核心价值。其研究聚焦核心问题:艺术可被自动化时,自我表达何以存续? 框架涵盖自我表达的核心地位、GenAI的干预机制及工作流重构路径。

孙冒罡(原上海财经大学,现江西财经大学讲师): 从自身受LDBF资助的学术旅程出发,分享其聚焦“AI时代企业传播策略与新兴市场组织管理”的研究。他提出“AI受众”(AI Audience)概念,强调AI作为信息中介与决策影响者的新角色,并致力于探索企业应对AI的传播策略及其在新兴市场的反应。孙冒罡特别感谢“纪念梁觉博士论文资助基金”对其研究信心、数据收集及学术交流的关键支持,并建议博士生找准研究兴趣、善用中国管理情境机遇、注重理论-数据-方法融合及学术交流。

环节三:圆桌讨论与经验交流

在李淑萍教授主持下,崔紫妍(清华大学)、张闰嘉(北京大学)、李欣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温冰冰(悉尼大学)、付龙望(香港城市大学)、姜小晓(西澳大学)围绕三大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研究选题来源: 青年学者们分享了多元路径,包括:发现文献与现实的冲突、深度企业访谈结合导师引导、受顶尖学者启发优先锁定独特数据集再匹配问题、依托实验室资源探索方法并聚焦伦理关切、从生活观察出发通过文献综述定位理论空白。

奖项对研究的推进: “纪念梁觉博士论文资助基金”提供的资金与认可显著提升了研究的可行性、信心及学术网络。

论文撰写经验:青年学者们强调严谨因果推断的重要性、方法论多元化尝试的价值、以及从“学生心态”(执行)向“学者心态”(主动质疑与创新)转变的关键性。

本次研讨会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前沿研究、交流宝贵经验的平台,充分体现了IACMR及梁觉基金会对培养下一代管理研究人才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