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 • 灵感之源 • 学术责任• 奉献精神

新闻资讯

2015年IACMR天津大学管理研究方法工作坊总结

背景介绍:

由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简称IACMR)主办,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承办的2015年IACMR管理研究方法工作坊于7月12日至16日在天津大学成功举行。

教学团队:

本次工作坊共邀请到 14 位国际管理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见下面详细名单),学术主任为IACMR现任会长、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樊景立教授。教授们为来自内地及港澳台等地50多所高校的 135 位博士生及年轻教师,围绕着科学精神的追求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及应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互动式培训。工作坊按照各位教授的研究专长及科学研究的逻辑性,安排了详尽的日程,并准备了大量的阅读资料。

现场报道:

研讨班的欢迎晚会上,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李敏强教授向研讨班参会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大家介绍了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发展简史、使命愿景、学科特色、师资队伍、国际认证、社会影响等情况,并预祝研讨班圆满成功。之后,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主席樊景立教授介绍了IACMR的基本情况及本次研讨班的内容安排。此间在北京开会的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张维教授,专程从北京赶往天津参加欢迎仪式,并向研讨班指导老师一一表示感谢。所有学员在融洽的气氛中相识,开启了为期四天的紧张的学习、交流。

专题报告:

在短短的四天会议时间内,导师们为大家带来了16场精彩的报告。

来自华盛顿大学的陈晓萍教授以自己的两个研究为例,详细讲述科学研究的过程及其方法。陈教授循循善诱,帮助同学们认识科研的目的是发现真相、创造新知。她引用经典的华莱士研究模型,向学员们讲述演绎和归纳这两个基本逻辑,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员们对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有完整全面的了解。

周京教授在“研究题目的选择”报告中,指出“格局决定布局,布局决定结局”。她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历,从“创造力”的角度,讲授了选题的思路和原则,强调选题就是一个发挥“创造力”的过程,要清楚自己所处的领域,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技能和技巧。在思维技巧方面,周京教授强调“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要选好一个能够长期研究的领域,并对其他的某一个领域有较好的了解。

专题报告分别就“科学研究的历程”、“如何寻找研究问题”、“如何构建理论和假设”、“如何开展质性和量化研究”以及“科研研究的精神和伦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贾良定教授在概念模型中调节变量的使用的报告中,围绕着如何在组织行为管理学中论证调节机制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贾良定老师总结了调节机制中3种论证模式的基本框架,分析了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期刊2008年至2013年已发表的156篇文章中调节假设中3种论证模式的分布情况;从每种模式中选取了一个代表性的理论假设,详细介绍了其中的论证逻辑。贾老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授课方式,深入浅出地对学员们研究中对于调节变量的设计问题进行了回答,各位学员听的如痴如醉,收获颇丰。其他几位导师也参与了激烈的讨论。
研讨班结束前夕,陈晓萍教授、周京教授、周雪光教授以及李海洋教授针对科研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与大家做了专题讨论。他们首先介绍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特别介绍了很多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继而针对学员们对于学术道德问题的一些困惑,做了针对性的解答。尽管这是本次研讨班学术环节的最后一项内容,仍然激起了学员们热烈的反响。

小组讨论:

与会学员被分为了14个小组,分别由一名导师带领。小组讨论中,学员们对自己的研究的进行了展示。他们逐一简要陈述了参加此次研讨班的目的、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并对自己的提案做了较为详细的报告。指导教授带领小组其他学员对汇报人的提案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深人地挖掘,共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从而帮助汇报人开拓思路,更深入地认识了自己研究的优劣势,及未来的方向。

经过几天的激烈讨论,各组学员挑选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提案,代表各小组在大会场做最终报告。汇报前夕,各组学员以极高的热情帮助最终汇报学员搜索资料,完善提案。大家在科研工作中互帮互助,积极交流,缔结了深厚的友情,收获了弥足珍贵的回忆。每个学员展示结束后,导师们都针对报告内容,一一做出了点评,并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

毕业晚宴:

7月16日晚7点在天津大学狗不理餐厅,全体指导教授、学员以及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工作人员共聚一堂,庆祝“2015年IACMR研究方法研讨班”圆满结束。毕业晚宴由IACMR执行总监姚志君老师主持。

 

晚宴上,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李敏强教授首先代表天津大学向14位著名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他们为中国管理研究做出的卓越贡献及体现的无私奉献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并向所有学员学有所成、合格毕业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李敏强教授对IACMR各位指导教授发出邀请,期待他们对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未来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合作。
随后,樊景立教授对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对本次工作坊的成功举行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向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颁发了感谢奖牌。随后,樊景立教授、李敏强教授与各组指导教授一起为各组学员颁发毕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在晚宴期间中,各小组学员和指导教授们一起表演了精心创作的文艺节目,文艺表演由IACMR的韩茜老师主持。同学们演唱了《明天会更好》、《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朋友》、《爱》、《爱拼才会赢》、《真心英雄》、《小paper》、《我的滑板鞋》等歌曲,每一首歌曲都经过精心的改编,表达了同学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真实心情,带给了观众别样的感受,令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第十小组创作了小品《万万没想到》,把博士生成长及求职过程中的酸甜苦辣,特别是论文被拒、修改、最后峰回路转被接受的过程栩栩如生的表现出来,让大家感同身受、捧腹连连。第八组带来的武术表演,形式新颖内容别具特色,令现场观众耳目一新。最后,由第十一组带来的舞蹈《小苹果》把晚宴推向了高潮,尤其是黄旭老师的纵情舞蹈,令在场学员们纷纷举起手机,录下这珍贵的视频。每个小组的节目,都是学员们在学术研讨的间隙准备的,都是创意和才艺的结合。教授们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学员们则陶醉在才情与表演之中,观众们则享受着欢乐与美食。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开心的笑容,每个人心中都充满着美好的情谊。毕业晚宴在师生合影留念、珍藏美好回忆中拉上帷幕。
饮泉问道
记2015年IACMR研究方法研讨班
贾良定,南京大学

北洋七月火如荼,
何妨你我切又磋。
无意饮泉泉自甘,
用心问道道成途。

参观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

7月12日下午,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李敏强教授邀请指导教授们参观了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在校史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各位教授了解了天津大学的建校历史、校训校风、发展变迁,以及学科特色、科研成果、学生培养理念等,对这所始建于1895年的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有了更深的认知。
大家兴致勃勃参观各个时期的展厅,深入了解了建校以来天津大学历经各个时期的校址变迁、学科设置改革和历任校长的风采,看到国家各级领导对天津大学的殷切期望与大力支持。通过回顾天津大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参观几百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了解了天津大学在水利、航空、化工、建筑等方面的重大科研成果,大家深深地体会到天津大学悠久的历史及其博大精深的学术底蕴。

学员感想选登:

四天的培训除了得到了相关的技术知识,更明白了学术研究的意义,并且激励了正在学术道路上摸索的我们。希望这样的培训一直办下去,越办越好!–   蔡震尧,上海大学

IACMR的workshop是这个样子的:lecture中,学术大牛们亲和而充满激情,针对本讲的内容分享着他们的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让我们融入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研究情境去用心感受与学习,这样的授课方式既生动又有效,更值得肯定的是,每一位老师都鼓励台下的同学随时提问,耐心地回答各种问题,台上台下和乐融融,有些老师的课堂上笑声不断;group discussion中,我们一组的陈昭全老师就像一位慈祥的大家长,对于每一位同学的发言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同时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小伙伴们也是充分参与到每个人的proposal中,为每一位同伴排忧解难!– 贾迎亚,复旦大学

回想7月13號的課程,即使算是比較基礎的課程,但經過老師的細心授課與解說,讓我對研究方法起了一個統整作用。曉萍老師以不同研究的案例,解釋演繹法與歸納法兩種取徑的作法和差別,十分淺顯易懂;周京老師分享她個人如何選擇、與鋪陳研究問題,也讓我反思自己在研究問題的設定上能再精進的地方;昭全老師則是討論了研究與理論的關係,並告訴大家關於理論發展的策略。
14、15號的課程,則是比較深入的課程,包括Larry老師針對Micro領域的構念和量表建構、曉萍老師的實驗法、張震老師的調查法(偏重客觀資料、與認知神經儀器的應用)、昭全老師的質化研究文本分析,還有周京老師的Holistic研究取徑。在這些課程裡,我汲取了很多以前沒聽過、也沒想過的知識,並擴展了我原本作研究的視角,就像是打通任督二脈,有醍醐灌頂的滋味!
相對於課程提供比較偏重在知識與思想層面的能量,研究小組的討論則聚焦在研究議題的思考與實踐。我特別要感謝梁建老師的諄諄教誨,他不僅讓我瞭解到如何作研究,最重要的是How to be a good researcher!小組夥伴,包括夏莹、林叶、惠如、新雨、袁瀟、吉芳、文騫、和新宇,大家來自不同地域與背景,卻能為彼此付出與扶持;不管是討論、茶歇、或睡覺的時間,我們依舊熱烈地討論如何讓16號的Proposal報告有最好的呈現,那種熱血振奮的感覺,每每回想都深深悸動。真的覺得自己太幸運了!別忘了我們彼此的約定,明年杭州大會見!–  林守紀,台灣中山大學

Lectures: The content of this workshop is all-round that covers both micro and macro research. This well fits into researchers of different interests. As an OB researcher, I’ve gained a lot of insights from micro lectures such as Prof. Farh’s lecture on survey, Prof. Chen’s lecture on experiment , Prof Zhang’s lecture on multi-level studies, and Prof. Zhou’s lecture on choosing research topics (to name just a few). More importantly, I’ve been deeply encouraged by these professors’ inspiring speech and their demonstrated research spirit!

Discussion sessions: Our advisor (Prof. Farh) really gave us a lot of constructive 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during the group discussion. I’ve obtained a great deal of valuable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nd encouragement to revise my research model and to carry on my research! I sincerely appreciate Prof. Farh’s insightful comments and I am also greatly inspired by his creative and thoughtful ideas! The climate of our group discussion is pretty good and we have open sharing along the way! I believe everyone has a lot of take-away from Prof. Farh and our group discussions. We also got to know each other better and made some friends during the 4-day workshop. In addition, I’ve also received some meaningful and interesting suggestions for my further thinking during the final group presentation session. I appreciate all of these! — Angela J. Xu, University of Macau

Workshop的讲座涵盖了科学哲学、研究选题、理论发展和研究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老师们结合自己做研究的经历深入浅出地讲解,与同学们自由地交流和探讨,让每个人都获益良多。
对于我自己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如何选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Workshop中,我有幸进入了周京老师的讨论组。在连续几天的研究设计汇报和讨论中,周老师有意识地引导我们站在评审人的角度对每位同学的研究设计进行评价。这种反复的训练对我们如何选题,如何进行高质量的研究设计有非常大的帮助。在Workshop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重新审视了以往的研究设计,很快看到了之前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并且对已有的一些设计进行了重新的调整。我相信,这样的思维训练一定会对我未来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胡琼晶,北京大学

整体lecture的质量非常高。对于刚刚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年轻学者来说,能够近距离接触大师级的研究作品及其心得,不仅能够体会到学术活动的严谨,而且也能感悟到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学术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尤树洋,东北财经大学

感谢IACMR给我这个机会让我的学术道路重新启航,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最前沿的研究、最前沿的方法和最优秀的老师,在享受思想盛宴的同时,深深感受到了老师们的敬业和奉献,一群热爱学术的人从海内外聚集到了这里,毫无保留地传播知识,传授经验,九组的小伙伴们爱沈伟老师,爱我们这个大家庭!短暂的相聚让我们拥有共同的不变信念:追求卓越!–  高丽,天津外国语大学

专题讲座、分组讨论、小组展示等多个穿插并行的环节将这四天填得满满当当。讲座中,十余位国际顶尖的华人学者交替着给我们讲授研究方法课程,从如何提出研究问题、进行理论推演,到如何开展定量、定性研究,如何进行整体研究设计等,环环相扣。不同教室、不同主题,每场都是一样的座无虚席,一样的干货满满,一样被求知的氛围笼罩着。老师们分享起经验时毫无保留,我们学起来自然也是热情不减。每天朝九晚九的安排,往返于报告厅、食堂、研讨室之间,午后或趴在桌上小憩、或与同学探讨探讨问题和研究想法,这样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似乎都形成了一种惯性。
自由而平等的思想交流。这或许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授课的学者们、参会的老师和同学们之间没有任何的距离感。不论在讲座上还是在小组讨论中,在教室过道间还是在食堂餐桌旁,处处都充斥着畅所欲言的自由之风,而这种乐于思考、喜于交流的风气也激励着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求真知。尤其是在分组讨论的环节中,我们组的成员既有高校教师也有刚开始学术生涯的博士生,来自不同高校不同的学科背景,但一旦投入到讨论中,大家就会将身份的标签抛之脑后,毫无保留地分享、实事求是地质疑。沈伟老师则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切中要害地指出问题并提供帮助,引导鼓励我们去思考和探索。每天近四小时高强度的小组讨论见证了大家的思想碰撞和共同成长。
严肃又活泼的学术伙伴。正如老师在最后一天毕业晚宴上提到的,来这里有两个目的,一是学习知识,二是结交朋友。很感谢这次研讨会让我结识了一群简单而真诚的小伙伴,因为我们有着太多相似的经历和体验、甚至是相似的爱好和槽点,无需多言,我们便能自然而投机地聊起学术、聊起生活,拉近距离。伙伴们在学术上的严肃认真与生活中的轻松活泼,都通过几天的相处表现得淋漓尽致。偶尔会在学术问题上有些争论,但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在闲暇时肆无忌惮的玩笑,最后一晚以轻松搞笑为基调的结业表演,更是展现出了老师和博士生们最真实、最活泼、最自然的一面。– 沈睿,北京大学

四天的IACMR研究方法研讨班对我触动很大,充实的lectures、头脑风暴的discussions、优雅的环境、精彩的小组演示以及创意无限的小组show永远镌刻在我的回忆中。平时感觉做研究就像走在一条寂寞的胡同了,这次与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探讨研究设计,使我充分体验了团队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世界一流学者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和热情也深深地感动着我。感谢IACMR为我们提供的学术平台,感谢每位导师的精心指导!– 黎春燕,海南大学

非常感恩有机会参加今年的workshop,跟一批在管理学界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人学者有这样的接触。让我有收获的不仅仅是老师们分享的关于研究方法上的知识与技巧,我更是被他们对于研究的热忱,对于通过学术研究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职业承诺,激励着。他们不仅通过自己的研究影响学术界,也通过言传身教影响着新入行的年轻人。他们为我树立了榜样。希望自己可以不仅致力于提高学术研究方面的专业素养,也可以更多地将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融入到自己工作中。
另外,Workshop也是一个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好机会。同道中人,互相分享,彼此鼓励,共同进步,乐事一件。  —  李继萍,香港科技大学

四天的集训结束了,每天都是早9:00~晚9:00的高强度工作,只能在晚上看看天大的夜景。团队讨论后,每天还会深加工到半夜12:00以后。庆幸的是我收获了一个学术氛围极其浓厚的团队,workshop结束了三天了,小组的群里还在继续讨论学术,互通有无,一次会议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  夏莹,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一次接触IACMR是在2013年盛夏入学前研读的《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一书上,当时除了追星般地跟进阅读该书作者们的研究成果外,心想他日若能当面聆听与交流该有多好?念念不忘,终有回响,1月的认真投稿促成了7月的天大之行。
七月流火的天气没有影响到学员的不倦求知,朝九晚九的学习强度激发了大家的研究热情,干货满满的各类Lectures, Discussions, Presentations将学术盛宴推向高潮,一时间,天大经管学部大楼、第四食堂乃至学员们下榻的宾馆化为研究者们的乐土,就连酷热的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学术气息。连续四天的学习交流,不仅收获了学术干货、而且领教到一流学者们的专业、奉献与担当,以及同行们的扎实、敬业与向上。犹新记得自己代表小组做Final Presentation,面对台下众多学术大牛和同行们时的紧张感与满足感,学术漫漫,道阻且长,有此体验,此行无憾矣。
毕业晚宴时,坐在李海洋老师的身旁,犹觉如梦似幻,感触良多。临别之际,大家依依相拥,此次学习不仅收获了研究心得,而且结交了不少同道学友,在此由衷感谢IACMR和天大搭建的学术平台,感恩能够遇到以李老师为家长的Group2成员们,他/她们分别是:张斌、谢佩洪、郭文钰、周匀月、王诗翔、张鹏翔、李晓梅、白寅、杨帆、宋瑶以及张珊等。
连续四天的疲惫化做返程动车上的酣梦,梦见若干年后,自己站在IACMR的导师席上,恣意徜徉地与听众们分享研究心得。。。。。。— 陶向明,上海大学

一路上有你
——记2015年IACMR天津研究方法研讨班

在博士生群体中,IACMR隔年举办的研究方法研讨班颇有名气,不少人都反应这是一个充满了干货的workshop。第一次听说是在2011年早春,那时我还在读硕士,脑子里还没有什么清楚的研究计划。两年过去,我因身在美国而再次错失与之邂逅的机会。当今年初看到研讨班征稿消息的时候,我知道我不会再错过这第三次机会了。博士论文初稿刚写完,我就及时地投出了自己的proposal,而后便有了此次的天津之行。
7月12号我如期来到了天津大学,准备开始四天的学习历程。这几天恰好赶上了华北地区的连续高温,骄阳似火。即便每天早出晚归,即便坐在天大现代化的教室里,我还是觉得挺热的,衬衫往往到了下午就已经湿透。相比天气的炎热,给我留下印象更深的是这次研讨班的热门。除了100多位来自天南海北的博士生们和老师们,每场讲座都还有很多当地的研究生来旁听,气氛格外热烈。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除了IACMR如今知名度颇高之外,这次研讨班的导师团队也格外令人心向往之。14位老师悉数皆是海内外一流的研究者,学生眼中的超级大牛们。很多国际性会议都不一定能将这些老师凑齐,我们这些学子们可以在家门口享受这般学术盛宴,何其幸哉!当然在这幸运的背后,是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也是IACMR国际化视野的突出体现。在过去几年内,我参加过不少学术会议,其中IACMR大概是能够将国际性和本土性结合的较好的一个平台,这是她独有的贡献。
对我来讲,这次研讨班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就在上个月底,我顺利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学习,从一个博士生成为博士,并将在下个学期开始自己作为研究者的职业生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我来参加这次研讨班多少有些晚了。不过,在身份转换的这个夏天,来系统地参加一次学习,似乎更加能够激发我对于当下和未来的思考。实事求是地说,讲座中很多内容都是已经了解较多的基础知识,好几位授课老师也都曾经在人大或者其他场合讲过课或者做过报告。在听这些讲座的时候,我更多感兴趣的便不再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而是老师们研究背后的故事,或者是他们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感悟,这些都让我受益良多。
研讨班期间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张,除了每天两三个专题性的讲座之外,我们各个小组每天还会有几个小时的充分讨论时间,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我所在的第十小组,既有相识多年的老朋友,更多地是来自不同地方的新朋友们。大家背景不一,研究的主题也各有不同,但最大的相似性在于都对研究充满了热情。讨论的时间很充分,所以每一个人都有充足的时间来讨论自己的研究提案,并获得他人的反馈。在连续几天这样高强度的对话和交流中,感觉每一个人都在快速地成长。
当然,小组讨论能取得较高的质量,与我们小组的导师陈晓萍老师密不可分。陈老师脸上似乎总是带着微笑,演讲的时候也充满了热情,对于研究的挚爱无时不散发出来。在连续几天的讨论中,她又总是可以抓住我们研究提案中的关键问题,在给出自己真知灼见的同时,不断鼓励我们所有组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对于研究中存在的重大错误或者研究选题本身的偏差,她也会非常直接地给出否定建议。这种建议初听起来自然是很受打击的,但回过头来想,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即便再努力也不大可能有好的结果吧。正如周京老师所说,人生苦短,我们没有资本去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错误的问题上,陈老师直接的建议很好地帮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
除了讨论这些学术问题,陈老师还同我们交流了许多人生态度以及静功的问题,同样是非常有趣。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简短地学习静功的基本要领。不过,我悟性有限,暂时还没有完全领悟到静功的真谛。只是觉得,也许我钟爱的运动和长跑之类,虽然与静功反向而行,但似乎又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异曲同工的效应,权且称之为动功吧。OB圈子里的人大概都知道,陈老师研究做得好,文笔也很好,她在国内已经出版了好几本散文集,这在管理学者中是不多见的。或许正因如此,我知道陈老师在国内是有相当多粉丝的。这一次比较密集而近距离地接触陈老师,也让我有机会真切感受到了老师传说中的魅力。在这四天的交流中,陈老师谈及的“应该适时地迷失自我,跳出自我,用第三只眼来看待自己”令我深受启发。在很长的一短时间内,我们都在强调发展自我的力量,包括促进积极的自省和自觉等等。可是,如果我们总是两只眼睛盯着自己,难免不会陷入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里。回头想想,做研究写文章少不了有这样的情形,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似乎也有类似的处境。如果既能够深刻认识自己,又能不时地跳出自我的桎梏,简直是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情。
短暂而紧张的四天学习,以结业典礼上各个小组的节目表演收尾,这也是历次研讨班的一个传统了吧。实事求是地讲,参会的博士生群体中有文艺特长的人不会太多,更何况来自五湖四海的成员们还要在紧张的学习研讨之余表演节目。正因如此,从艺术精湛的角度来苛求我们的表演是不合适且没有必要的。然而,包括我们小组在内呈现出的14个节目,形式各异内容也不同,但一个一个都体现着大家的用心。当然,最令我印象深刻并且内心充满感动的,自然是我们第十小组准备的情景剧《万万没想到》。这个“作品”最大的特色在于我们全组成员的全员出演和全程参与,可以说是大家智慧的共同结晶。还记得刚刚知道要表演节目的时候,我们心里都没底,某种程度上还期待着有某一位组员能够才艺出众,上台高歌一曲便了却我们这一烦心事。不过,最终我们还是决定尽可能地以集体形式呈现给大家。表演前一天,利用中午和讨论前的休息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商议着表演的形式和主题。在一阵头脑风暴之后,我们想到音乐改编加上舞台表演的形式,戏剧性地来表现博士生活的苦与乐。之后,我们群策群力地构思着情景剧的不同情节、选用的歌曲、衔接的次序,承担表演的潘老师自己在琢磨着表演的桥段,配合表演的曦济时不时地还会给自己加戏,中华老师一个人完成了所有的旁白撰写,丁雪、冯绚、乐晨、陈萍几位美女极为精彩地改编了歌曲,手巧的女博士们还自制了表演过程中所需要的道具。当然,我们也为晓萍老师设计了一个颇具效果的参与方式……这些细节直到现在还清晰地刻在我的脑海中。也许我们每一个人在表演、唱歌、编排等等上都普通至极,但我们聚集在一起时却做到了一件意想不到而又充满创意的事情,并且是每一个人都有真正地参与到。在最后的晚宴上,我们略带紧张地完成了表演,不一定精彩,但却真实地把我们的努力和集体展现在所有同仁们面前。当我们从台上下来坐回到餐桌上的时候,举杯庆祝,但内心早已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所填满——这是这次研讨班意料之外的美好收获。
开始做研究之后,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日子就在一项项的工作中流逝过去。在这样的生活里,像参加研讨班这样集中地“慢或停”下来几天,其实机会并不太多。短短几日,因为有了IACMR的精心组织和运行团队老师们、志愿者们的努力付出,我们能有机会享受这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并结识不同的伙伴。在研究的道路上,一个人不免感到孤单,有时候也会疲乏或者踌躇。但正因为一路上有了IACMR这个大家庭的陪伴,让我在砥砺前行的道路上,总能够找到越过一道道磨难的力量和守望。我之于IACMR,不过一普通成员而已;IACMR之于我,却是指引我、鼓舞我、鞭策我的远方。–罗文豪 中国人民大学

IACMR的研究方法训练班已经成为了我们的记忆,回想起来我有很多的感动和收获。归纳一下的话,试着从学术精神、学术思维和学术方法进行表述。
(1)学术精神。从徐淑英等老师创立IACMR的哪天起到今天,立志高远、帮助他人、感恩社会是我个人对于IACMR的感受。比如这次我有机会参加的2015研究方法训练班,每位老师都是研究成果等身,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已经有相当的话语权,然而在与初出茅庐的我们进行交流和讨论时,都有极强的包容性、耐心和开放性,特别是在回答问题时毫无隐瞒,有的时候甚至会引出一条新的路。对我个人而言,接触最多的是我们第5组的导师樊景立(Larry Farh)老师,在准备参加训练班时,我下载浏览了一下樊老师的个人简历和学术研究成果,用时下的流行的话来说,小伙伴惊呆了!在进行小组的讨论时,我深深地受益于樊老师的儒雅、幽默却追根问底的互动方式。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一个引路人,在一层一层地拨开眼前的迷雾,让我们更接近真实。
(2)学术思维。和很多的一直以来走在象牙塔中博士生不同,我有过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并且从事过近5年的专业企业管理培训。当我最初接触到学术研究时,是惶恐和焦虑的。在我看来,学术研究本身有太多专用的工具(比如:各种数据分析的软件),理论文献浩如烟海,并且还必须面对看英文资料的窘境。曾经哪些熟悉的企业管理案例和管理工具,都不再成为关注的主角。特别是在进行学术研讨时,并不会去强调某个个体,而是会有更历史性和相对总体的批判式解读。我为此特别不安,对自己有很多的质疑,甚至会有完全否定自己从零开始的反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是放下所有以前的经验,单纯地面对学术研究方法和理论。然而,在IACMR参加学术培训班时,当我听到周京老师和陈晓萍老师讲企业中的案例(比如:研究创新,我们应该去关注哪些创新做的好的企业在干什么,而不是纯粹看已有的文献;研究领导关系,去看看中国历史中臣子如何与皇上相处等)时,感到特别的亲切,学术和企业管理实践的桥梁似乎有了某种不可分割的、本质的联系。也许,这是冥冥中机缘在进行交汇,会在更长久的学术之路上帮助似我一类的学术研究者,有更多的、更深层的思考。
(3)学术方法。如果说学术思维是“道”的话,学术方法暂可归为“术”。或许是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汗“误入歧途”,我其实对于在学术研究中传授于更多“术”的老师和前辈有非常多的感激。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初学者而言,“术”本身如同武学者手中的兵器。没有严格的“术”的训练,永远都只能做一个看客,而很难成为真正科学研究的“武林中人”。感恩IACMR的培训班,从新的高度补充给了我很多新的研究方法(如:陈晓萍老师的实验研究,张震老师的跨层研究等)。当回来再进行新的研究设计和数据统计分析时,会帮助我想的更多、也更为全面。当然,学术方法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推进和选择的过程,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学术研究者,要走的路还很长。感恩一路上给我们帮助的、走在前面的老师。有了这些无私分享的老师,我们才可以追随其后。
正如周京老师所说,我们都是“Human being”,所以当我们在分享这个研究培训班的心得体会时,无不带着深深的感情。如果暂时不考虑纯粹学术的部分,我还要深深感谢这个平台带给我们同门(假设我们在做类似事情的人,都称之为同门)相聚和相处的机会,我的同居蜜友可爱的Angela,同组的许志星、施丹、王磊、张雪梅…还有很多结识的新朋友,虽然我可能都不能记得每个人的姓名,但这一路上有这么多的同行者,感觉真好。特别感谢IACMR的活动组织者们,感谢美丽的天津大学管院给我们提供的环境和支持。还要感谢IACMR工作组的各位老师,特别是韩老师,以前总是收到邮件,但并不会与某个特定的人联系起来。接触过韩老师之后,特别喜欢她的气质和从容,以及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高水平的工作效率。
发现自己写的太多不够精炼,就此收笔吧。有很多的话还放在心里来不及整理,也许以后有机会可以表达。感恩IACMR。– 吴湘繁 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IACMR与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共同编写,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