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 • 灵感之源 • 学术责任• 奉献精神

新闻资讯

2015年天津研讨班反馈与感想

饮泉问道— 记2015年IACMR研究方法研讨班

                                                               贾良定(2015年天津研讨班指导教授)
北洋七月火如荼,
何妨你我切又磋。
无意饮泉泉自甘,
用心问道道成途。

Group 1  指导教授:陈昭全
非常感谢IACMR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四个整天的培训,强度非常大。下午和晚上的小组讨论,指导老师也尽心尽力地帮助学员改进研究模型。作为学员,我们都有相似的看法。四天的培训除了得到了相关的技术知识,更明白了学术研究的意义,并且激励了正在学术道路上摸索的我们。希望这样的培训一直办下去,越办越好!

——蔡震尧,上海大学

2015年IACMR研究方法讨论班结束接近一周,想念尽情吸收和分享知识的四个日日夜夜,思念老师和学术小伙伴们。

从3月份提交申请开始,就一直期盼着workshop早日到来。

印象中的workshop是这个样子的:lecture中,学术大牛们在讲台上严肃地讲授各种研究方法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学生在台下奋笔疾书记着笔记,生怕错过一点有用信息就导致将来文章被reject;group discussion中,老师不停地摇头和叹气,指出你这个proposal中的诸多漏洞,组员们跃跃欲试,满心期待自己的研究计划得到肯定。

而实际上,IACMR的workshop是这个样子的:lecture中,学术大牛们亲和而充满激情,针对本讲的内容分享着他们的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让我们融入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研究情境去用心感受与学习,这样的授课方式既生动又有效,更值得肯定的是,每一位老师都鼓励台下的同学随时提问,耐心地回答各种问题,台上台下和乐融融,有些老师的课堂上笑声不断;group discussion中,我们一组的陈昭全老师就像一位慈祥的大家长,对于每一位同学的发言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同时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小伙伴们也是充分参与到每个人的proposal中,为每一位同伴排忧解难。

也许读到博士,我们这群都算是老学生了,可是,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们还只能称得上new comers。能在科研道路开始之初系统的学习研究方法,并交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使得我们今后的学术和生活受益无穷。有一点小的建议:我现在对宏微观结合的研究很感兴趣,可是很多parallel lectures是按照宏微观区分的,每次选择到底听哪场都很纠结。如果时间允许,希望今后可以延长一天,使得大家可以亲耳听到每一个lecture,当然,我们也明白老师们的时间非常宝贵,如果必须有parallel的话,希望尽快可以拿到所有lecture的录像版哦~

——贾迎亚,复旦大学

Group 2  指导教授:李海洋
第一次接触IACMR是在2013年盛夏入学前研读的《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一书上,当时除了追星般地跟进阅读该书作者们的研究成果外,心想他日若能当面聆听与交流该有多好?念念不忘,终有回响,1月的认真投稿促成了7月的天大之行。

七月流火的天气没有影响到学员的不倦求知,朝九晚九的学习强度激发了大家的研究热情,干货满满的各类Lectures, Discussions, Presentations将学术盛宴推向高潮,一时间,天大经管学部大楼、第四食堂乃至学员们下榻的宾馆化为研究者们的乐土,就连酷热的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学术气息。连续四天的学习交流,不仅收获了学术干货、而且领教到一流学者们的专业、奉献与担当,以及同行们的扎实、敬业与向上。犹新记得自己代表小组做Final Presentation,面对台下众多学术大牛和同行们时的紧张感与满足感,学术漫漫,道阻且长,有此体验,此行无憾矣。

毕业晚宴时,坐在李海洋老师的身旁,犹觉如梦似幻,感触良多。临别之际,大家依依相拥,此次学习不仅收获了研究心得,而且结交了不少同道学友,在此由衷感谢IACMR和天大搭建的学术平台,感恩能够遇到以李老师为家长的Group 2成员们,他/她们分别是:张斌、谢佩洪、郭文钰、周匀月、王诗翔、张鹏翔、李晓梅、白寅、杨帆、宋瑶以及张珊等。

连续四天的疲惫化做返程动车上的酣梦,梦见若干年后,自己站在IACMR的导师席上,恣意徜徉地与听众们分享研究心得。

——陶向明,上海大学


Group 3  指导教授:梁建
四天的集训结束了,每天都是早9:00~晚9:00的高强度工作,只能在晚上看看天大的夜景。团队讨论后,每天还会深加工到半夜12:00以后。庆幸的是我收获了一个学术氛围极其浓厚的团队,workshop结束了三天了,小组的群里还在继续讨论学术,互通有无,一次会议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

感谢各位大牛们的指导,激发了我学术研究的热情。感谢IACMR,给了我们一个追梦的舞台。workshop结束了,真的有些舍不得,舍不得我的战友们,舍不得热烈的学术氛围。这次会议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感动,更是对科研的热爱和执着,一群有着共同信仰的人聚在一起,只有我们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对社会有多重要,我们孜孜不倦地耕耘着,是因为我们相信it worths hard!愿我们一起努力,做出对人类社会卓有贡献的高质量研究。

——夏莹,哈尔滨工业大学

IACMR工作坊心得分享
那天,2015年7月10號、台灣即將被颱風籠罩的日子,我不畏風雨地從高雄出發,千里迢迢來到天津,參加IACMR於天津大學舉辦的研究方法工作坊。

老實說,參加這個工作坊是讓我有些緊張的。一來,不知道會面臨到什麼樣的研究小組、不確定小組成員都是怎麼樣的人;二來,有點擔心13到16號為期四天的密集課程,自己會吃不消。

所幸到後來,這些擔憂不僅一一被解決,更在這之中獲得到許許多多的寶貴經驗。

回想7月13號的課程,即使算是比較基礎的課程,但經過老師的細心授課與解說,讓我對研究方法起了一個統整作用。曉萍老師以不同研究的案例,解釋演繹法與歸納法兩種取徑的作法和差別,十分淺顯易懂;周京老師分享她個人如何選擇、與鋪陳研究問題,也讓我反思自己在研究問題的設定上能再精進的地方;昭全老師則是討論了研究與理論的關係,並告訴大家關於理論發展的策略。

14、15號的課程,則是比較深入的課程,包括Larry老師針對Micro領域的構念和量表建構、曉萍老師的實驗法、張震老師的調查法(偏重客觀資料、與認知神經儀器的應用)、昭全老師的質化研究文本分析,還有周京老師的Holistic研究取徑。在這些課程裡,我汲取了很多以前沒聽過、也沒想過的知識,並擴展了我原本作研究的視角,就像是打通任督二脈、醍醐灌頂的滋味!

相對於課程提供比較偏重在知識與思想層面的能量,研究小組的討論則聚焦在研究議題的思考與實踐。我特別要感謝梁建老師的諄諄教誨,他不僅讓我瞭解到如何作研究,最重要的是How to be a good researcher!小組夥伴,包括夏莹、林叶、惠如、新雨、袁瀟、吉芳、文騫、和新宇,大家來自不同地域與背景,卻能為彼此付出與扶持;不管是討論、茶歇、或睡覺的時間,我們依舊熱烈地討論如何讓16號的Proposal報告有最好的呈現,那種熱血振奮的感覺,每每回想都深深悸動。真的覺得自己太幸運了!別忘了我們彼此的約定,明年杭州大會見!

此時此刻,我正在往台灣的路上。即使身上帶著四天工作坊、所累積的疲倦和疲累,卻也獲得彷若無窮無盡的研究熱忱與能量。我想用我的雙手,小心翼翼地守著這份感動,勇往直前地向未來邁進!

——林守紀,台灣中山大學 

Group 5  指导教授:樊景立
Overall, this is a really rewarding and exciting experience in participating in this workshop!

Lectures: The content of this workshop is all-round that covers both micro and macro research. This well fits into researchers of different interests. As an OB researcher, I’ve gained a lot of insights from micro lectures such as Prof. Farh’s lecture on survey, Prof. Chen’s lecture on experiment , Prof Zhang’s lecture on multi-level studies, and Prof. Zhou’s lecture on choosing research topics (to name just a few). More importantly, I’ve been deeply encouraged by these professors’ inspiring speech and their demonstrated research spirit!

Discussion sessions: Our advisor (Prof. Farh) really gave us a lot of constructive insights and recommendations during the group discussion. I’ve obtained a great deal of valuable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nd encouragement to revise my research model and to carry on my research! I sincerely appreciate Prof. Farh’s insightful comments and I am also greatly inspired by his creative and thoughtful ideas! The climate of our group discussion is pretty good and we have open sharing along the way! I believe everyone has a lot of take-away from Prof. Farh and our group discussions. We also got to know each other better and made some friends during the 4-day workshop. In addition, I’ve also received some meaningful and interesting suggestions for my further thinking during the final group presentation session. I appreciate all of these!

Services: The workshop is organized in an order and friendly way (e.g., by using WeChat). Ms. Qian gave us the updatest information and reminder from time to time, which is quite sweet. Our group assistant Yujie Wu did a good job to smooth the discussion sessions. It would be better if the lectures can be organized in classrooms with better air conditioners in the hot summer. It would also be great if the sharing time of each lecture can be longer as well as if there is some other time for discussing research ideas further with and learn from these pronounced advisors. Finally, I guess the graduation dinner gave everyone an unforgettable impression of this workshop.

Sincerely thank you for organizing this meaningful workshop, and hope the workshop is held better and better in future!

——Angela J. Xu,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University of Macau


学习心得

参会以前的心情一直是忐忑不安的,主要是因为跨专业和导师的非实证项目的工作,使得在我第一年的博士学习后没有形成自己在实证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想法。同时,对实证研究更多的是听别人所讲、看别人所写,自己没有实际的做过,所以了解的并不是很全面、深入。然而,研讨班的四天时间让我收获了很多,无论是老师们的讲解,还是同学们热烈的讨论,都让我对实证研究充满了好奇和浓厚的兴趣。回到学校后,师弟师妹们问我学习的感受,我总结了三个方面的重要性。

1、英语基础的重要性。从学术交流的国际性、文献的阅读和论文撰写与发表的角度来看,英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是由于英语非母语的限制,很多人在这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畏惧,甚至是抵触的情绪。在这次研讨班的学习过程中,我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看到了“海龟”和“土鳖”的差距。

2、理论素养的重要性。由于跨专业的原因,在读博以前我根本就不知道“变量”为何物,通过考博和一年的学习,让我对实证研究有了一点浅薄的认识。在我们小组的讨论过程中,我其实是很着急的,因为我无法用更加专业、更加具有理论深度的语言表达我的想法,尽管有同学认可我的想法是有趣的,但是我无法将现象与理论完美的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想法,得到他人的认同。因此,我意识到理论素养的欠缺,将是我从事研究工作的最大障碍,这也是我日后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弥补的。

3、心态开放的重要性。虽然在参加研讨班之前我身边不乏充满焦虑感的同学,但我只是认为他们太过紧张了,并没有觉得这是多么大的问题。可是,听完老师们的课程,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们的想法总是缺乏新意呢?我认为是因为我们太过焦虑了,这种焦虑的情绪直接影响了我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使得我们的思维受到了限制,而难于越过现有文献的束缚。因此,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和从容的心态面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这样不仅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有利,同时也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利。孔靓,武汉大学

IACMR的研究方法训练班已经成为了我们的记忆,回想起来我有很多的感动和收获。归纳一下的话,试着从学术精神、学术思维和学术方法进行表述。

(1)学术精神。从徐淑英等老师创立IACMR的哪天起到今天,立志高远、帮助他人、感恩社会是我个人对于IACMR的感受。比如这次我有机会参加的2015研究方法训练班,每位老师都是研究成果等身,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已经有相当的话语权,然而在与初出茅庐的我们进行交流和讨论时,都有极强的包容性、耐心和开放性,特别是在回答问题时毫无隐瞒,有的时候甚至会引出一条新的路。对我个人而言,接触最多的是我们第5组的导师樊景立(Larry Farh)老师,在准备参加训练班时,我下载浏览了一下樊老师的个人简历和学术研究成果,用时下的流行的话来说,小伙伴惊呆了!在进行小组的讨论时,我深深地受益于樊老师的儒雅、幽默却追根问底的互动方式。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一个引路人,在一层一层地拨开眼前的迷雾,让我们更接近真实。

(2)学术思维。和很多的一直以来走在象牙塔中博士生不同,我有过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并且从事过近5年的专业企业管理培训。当我最初接触到学术研究时,是惶恐和焦虑的。在我看来,学术研究本身有太多专用的工具(比如:各种数据分析的软件),理论文献浩如烟海,并且还必须面对看英文资料的窘境。曾经哪些熟悉的企业管理案例和管理工具,都不再成为关注的主角。特别是在进行学术研讨时,并不会去强调某个个体,而是会有更历史性和相对总体的批判式解读。我为此特别不安,对自己有很多的质疑,甚至会有完全否定自己从零开始的反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是放下所有以前的经验,单纯地面对学术研究方法和理论。然而,在IACMR参加学术培训班时,当我听到周京老师和陈晓萍老师讲企业中的案例(比如:研究创新,我们应该去关注哪些创新做的好的企业在干什么,而不是纯粹看已有的文献;研究领导关系,去看看中国历史中臣子如何与皇上相处等)时,感到特别的亲切,学术和企业管理实践的桥梁似乎有了某种不可分割的、本质的联系。也许,这是冥冥中机缘在进行交汇,会在更长久的学术之路上帮助似我一类的学术研究者,有更多的、更深层的思考。

(3)学术方法。如果说学术思维是“道”的话,学术方法暂可归为“术”。或许是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汗“误入歧途”,我其实对于在学术研究中传授于更多“术”的老师和前辈有非常多的感激。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初学者而言,“术”本身如同武学者手中的兵器。没有严格的“术”的训练,永远都只能做一个看客,而很难成为真正科学研究的“武林中人”。感恩IACMR的培训班,从新的高度补充给了我很多新的研究方法(如:陈晓萍老师的实验研究,张震老师的跨层研究等)。当回来再进行新的研究设计和数据统计分析时,会帮助我想的更多、也更为全面。当然,学术方法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推进和选择的过程,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学术研究者,要走的路还很长。感恩一路上给我们帮助的、走在前面的老师。有了这些无私分享的老师,我们才可以追随其后。

正如周京老师所说,我们都是“Human being”,所以当我们在分享这个研究培训班的心得体会时,无不带着深深的感情。如果暂时不考虑纯粹学术的部分,我还要深深感谢这个平台带给我们同门(假设我们在做类似事情的人,都称之为同门)相聚和相处的机会,我的同居蜜友可爱的Angela,同组的许志星、施丹、王磊、张雪梅…还有很多结识的新朋友,虽然我可能都不能记得每个人的姓名,但这一路上有这么多的同行者,感觉真好。特别感谢IACMR的活动组织者们,感谢美丽的天津大学管院给我们提供的环境和支持。还要感谢IACMR工作组的各位老师,特别是韩老师,以前总是收到邮件,但并不会与某个特定的人联系起来。接触过韩老师之后,特别喜欢她的气质和从容,以及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高水平的工作效率。

发现自己写的太多不够精炼,就此收笔吧。有很多的话还放在心里来不及整理,也许以后有机会可以表达。感恩IACMR。

——吴湘繁,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一直仰慕IACMR,今年终于如愿参加了这次workshop,收获颇丰。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两个印象,同时也想给IACMR workshop提供一个建议。

首先是对我接触到的几位顶尖管理学者的初印象,很荣幸我被分到了敬仰已久的樊景立老师的第五组,樊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学术上从不去否定任何一个人的想法,总是像拨洋葱似的让你自己去解决各种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对提升自主研究能力大有裨益。陈晓萍老师心态非常年轻,总是在谈笑中就将问题引出来,举重若轻的本领让人叹服,且非常强调实验法,每一个实验都能极为严谨地排除各种可能的干扰。周京老师性格极为率真,为人坦诚,授课方式丝丝入扣、逻辑清晰严谨,非常从学生的角度来探究问题,强调做学术要有格局,才有布局,最终才有好的结局。陈昭全老师非常质朴,没有丝毫的架子,在讲定性研究时专门就一个故事如何进行归类进行了训练,如果能有幸跟随陈老师进行系统的定性研究的学习,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此外,周雪光老师提到在进行访谈时第一要务的问题就是保护被试,美国一学者为了保护被访者,在做完研究之后就销毁了访谈资料,以防止被法院强行要求提供被试资料,这一提醒让我印象深刻。

其次是我对各位顶级学者之间学术探讨的一个总印象。在张震老师讲到multilevel时,樊景立老师和贾良定老师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提问时,他们的那种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以及终生学习的言行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在讲到学术伦理时,贾良定老师、周京老师、黄旭老师和樊景立老师之间的对话更是让我领略了一个学者应有的格局。我认为这种顶尖学者之间的交流是一种无形的言传身教,这比学习直接的知识更为宝贵,更能让人感受学术的魅力。同时,在对各组代表进行presentation时,导师之间的学术碰撞也让人感受到每一个人都可能会有局限性,唯有敬畏真理,崇尚学术自主,勇于学术分享,才能和而不同。

最后,我想提的一个建议是,此后再办workshop时可否分为基础班及进阶班,这样可以让不同基础的人能有所侧重?另外,可否在workshop 之前征集一下每一位学员最为关切的问题,然后请几位导师专门找出一个下午时间来集中讨论这些问题,这样可能让每一个听众都能从中学习到其他人的困惑,进而再次成长。

期待更多同道中人在IACMR workshop中获益!

——东北财经大学,王磊

Group 6  指导教授:周京
为期五天的IACMR workshop对于我来说是一场充实而愉悦的学术之旅。坦诚地讲,在参加会议前我并没有抱特别高的期待,只是觉得能够有机会领略一下各位学术大牛的风采很好。然而在进入正式的培训之后,我慢慢发现这是能够真正学到东西的地方。Workshop的讲座涵盖了科学哲学、研究选题、理论发展和研究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老师们结合自己做研究的经历深入浅出地讲解,与同学们自由地交流和探讨,让每个人都获益良多。

对于我自己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对如何选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Workshop中,我有幸进入了周京老师的讨论组。在连续几天的研究设计汇报和讨论中,周老师有意识地引导我们站在评审人的角度对每位同学的研究设计进行评价。这种反复的训练对我们如何选题,如何进行高质量的研究设计有非常大的帮助。在Workshop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重新审视了以往的研究设计,很快看到了之前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并且对已有的一些设计进行了重新的调整。我相信,这样的思维训练一定会对我未来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已经是2015年Workshop的毕业学员,对于以后的“学弟学妹”,我有几点建议。第一,提前做好准备。从我自己的经历我看,我觉得唯一遗憾的一点是没有充分准备好自己要汇报的研究设计。我相信会有不少同学和我一样,在申请Workshop的时候匆匆写了一份研究设计,或者在以往研究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改,之后就没有再花太多的精力在这份申请材料上。事实上,作为学员,我们应当在完成申请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或者修正自己的研究设计。一定要拿出一份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设计,这样才会有足够强的动力与老师深入交流,从而获得建设性的反馈。

第二,多与同学交流。Workshop不仅是一个向专家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向同学学习的机会。Workshop汇集了来自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各个知名高校的年轻博士生群体,与同学们的交流可以让你跳出自己生活的圈子,了解其他学校的同学是如何学习的,又在做着什么有意思的研究。拿我自己来说,我就在与来自港中文的同学的交流中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短板。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相信每个人在科研上都会有独特的优势,但对于还在学习阶段的博士生来说弥补自己的短板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抱着开放的心态,多与不同学校的同学交流,会让Workshop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

——胡琼晶,北京大学


Group 7  指导教授:何今宇

作为workshop的参与者,我在天津大学度过了一个难忘而充实的学习生活。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点点感受:

其一,整体lecture的质量非常高。对于刚刚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年轻学者来说,能够近距离接触大师级的研究作品及其心得,不仅能够体会到学术活动的严谨,而且也能感悟到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学术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其二,我个人一个明显的感悟是要能够在“扎进去”和“跳出来”之间做好平衡,才能做好学问。如果仅仅停留在对现象的观察,没有和已有的文献进行深入的对话,那么这样可能不能称为学术研究,而是自说自话,这多表现在对已有知识和文献的阅读不足,而显得理论功底不够;另一方面,如果仅仅基于已有的知识和文献,还不能做出好的有趣的研究,这一点在从学生转变为学者的过程中是一个瓶颈。文献的阅读从来都应该为学者的研究做服务和准备,而不是相反。如果没有与实践的接触,可能从选题开始就决定了一个研究的最终层级了。这一点上,每一位参会的教授都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例子。他们的选题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是我个人要学习的重点。

其三,整体活动,尤其是毕业晚宴上,都能够明确体会到IACMR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大家庭。在学术和知识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谦虚的,每个人都是快乐的。无论是学生们活泼的才艺展示,还是老师们的即兴表演,无一不体现了大家对IACMR的认同。

真心希望以后多多参与甚至承办IACMR的活动!

——尤树洋,东北财经大学


Group 8  指导教授:贾良定
4天的天大之行让这个暑假过的异常充实!每天和学术大咖们同行,聆听他们的真知灼见,谦和、睿智是他们共同的特点。通过几天紧张的学习,我对怎么做研究又有了进一步认识,特别是通过徐淑英老师、樊景立老师、周京老师、贾良定老师和张震老师的讲授,对什么是规范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精神等宏观问题走了更深的认识,也对如何解释调节效应、进行跨层次分析等细微问题有了新的见解。各路大牛的精彩讲座、小组导师贾良定老师的悉心指导,小组成员的互助互虐,让我们这些从南方到北方来过夏天的人觉得来值了!来对了!谢谢IACMR,谢谢会务组老师同学的辛勤付出!期待下次再见!

——张璇,华中科技大学

Group 9  指导教授:沈伟
毕业之后工作和家庭牵扯了不少精力,在学术上一直没有进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终于下定决心给自己找一个机会充电。 感谢IACMR给我这个机会让我的学术道路重新启航,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最前沿的研究、最前沿的方法和最优秀的老师,在享受思想盛宴的同时,深深感受到了老师们的敬业和奉献,一群热爱学术的人从海内外聚集到了这里,毫无保留地传播知识,传授经验,九组的小伙伴们爱沈伟老师,爱我们这个大家庭!短暂的相聚让我们拥有共同的不变信念:追求卓越!

——高丽,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5 IACMR workshop感想

第一次与IACMR结缘是当去年年会的志愿者,大四的我有幸参与到了会议筹备、嘉宾接待等工作中去,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国内外的学术大牛们,虽然无法将他们的名字和成果一一道来,但心中已滋生出了崇拜与憧憬。这一次,我有幸参加了IACMR workshop研讨班,与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老师和博士生们相聚在天津大学,短短几天活动,收获的是实实在在的知识与感悟。如果用几个词来总结这些天的感受,我想就是简单却充实、自由而平等、严肃又活泼。

简单却充实的学习生活。报道第一天,我们就领取了研讨班的时间安排表和沉甸甸的阅读材料,专题讲座、分组讨论、小组展示等多个穿插并行的环节将这四天填得满满当当。讲座中,十余位国际顶尖的华人学者交替着给我们讲授研究方法课程,从如何提出研究问题、进行理论推演,到如何开展定量、定性研究,如何进行整体研究设计等,环环相扣。不同教室、不同主题,每场都是一样的座无虚席,一样的干货满满,一样被求知的氛围笼罩着。老师们分享起经验时毫无保留,我们学起来自然也是热情不减。每天朝九晚九的安排,往返于报告厅、食堂、研讨室之间,午后或趴在桌上小憩、或与同学探讨探讨问题和研究想法,这样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似乎都形成了一种惯性。

自由而平等的思想交流。这或许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授课的学者们、参会的老师和同学们之间没有任何的距离感。不论在讲座上还是在小组讨论中,在教室过道间还是在食堂餐桌旁,处处都充斥着畅所欲言的自由之风,而这种乐于思考、喜于交流的风气也激励着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求真知。尤其是在分组讨论的环节中,我们组的成员既有高校教师也有刚开始学术生涯的博士生,来自不同高校不同的学科背景,但一旦投入到讨论中,大家就会将身份的标签抛之脑后,毫无保留地分享、实事求是地质疑。沈伟老师则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切中要害地指出问题并提供帮助,引导鼓励我们去思考和探索。每天近四小时高强度的小组讨论见证了大家的思想碰撞和共同成长。

严肃又活泼的学术伙伴。正如老师在最后一天毕业晚宴上提到的,来这里有两个目的,一是学习知识,二是结交朋友。很感谢这次研讨会让我结识了一群简单而真诚的小伙伴,因为我们有着太多相似的经历和体验、甚至是相似的爱好和槽点,无需多言,我们便能自然而投机地聊起学术、聊起生活,拉近距离。伙伴们在学术上的严肃认真与生活中的轻松活泼,都通过几天的相处表现得淋漓尽致。偶尔会在学术问题上有些争论,但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在闲暇时肆无忌惮的玩笑,最后一晚以轻松搞笑为基调的结业表演,更是展现出了老师和博士生们最真实、最活泼、最自然的一面。

短短四天的活动转瞬即逝,留下了满满的回忆与不舍。感谢给予我们指导与点拨的老师们,感谢懂得分享与互助的小伙伴、尤其是同组的好队友们,感谢为研讨会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能与最顶尖的华人学者们、与一群最聪明最真诚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进步,每天都收获着新知识、新朋友和对自己的新认识,我很满足。

——沈睿,北京大学

Group 10  指导教授:陈晓萍
一路上有你
——记2015年IACMR天津研究方法研讨班
在博士生群体中,IACMR隔年举办的研究方法研讨班颇有名气,不少人都反应这是一个充满了干货的workshop。第一次听说是在2011年早春,那时我还在读硕士,脑子里还没有什么清楚的研究计划。两年过去,我因身在美国而再次错失与之邂逅的机会。当今年初看到研讨班征稿消息的时候,我知道我不会再错过这第三次机会了。博士论文初稿刚写完,我就及时地投出了自己的proposal,而后便有了此次的天津之行。
7月12号我如期来到了天津大学,准备开始四天的学习历程。这几天恰好赶上了华北地区的连续高温,骄阳似火。即便每天早出晚归,即便坐在天大现代化的教室里,我还是觉得挺热的,衬衫往往到了下午就已经湿透。相比天气的炎热,给我留下印象更深的是这次研讨班的热门。除了100多位来自天南海北的博士生们和老师们,每场讲座都还有很多当地的研究生来旁听,气氛格外热烈。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除了IACMR如今知名度颇高之外,这次研讨班的导师团队也格外令人心向往之。14位老师悉数皆是海内外一流的研究者,学生眼中的超级大牛们。很多国际性会议都不一定能将这些老师凑齐,我们这些学子们可以在家门口享受这般学术盛宴,何其幸哉!当然在这幸运的背后,是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也是IACMR国际化视野的突出体现。在过去几年内,我参加过不少学术会议,其中IACMR大概是能够将国际性和本土性结合的较好的一个平台,这是她独有的贡献。

对我来讲,这次研讨班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就在上个月底,我顺利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学习,从一个博士生成为博士,并将在下个学期开始自己作为研究者的职业生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我来参加这次研讨班多少有些晚了。不过,在身份转换的这个夏天,来系统地参加一次学习,似乎更加能够激发我对于当下和未来的思考。实事求是地说,讲座中很多内容都是已经了解较多的基础知识,好几位授课老师也都曾经在人大或者其他场合讲过课或者做过报告。在听这些讲座的时候,我更多感兴趣的便不再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而是老师们研究背后的故事,或者是他们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感悟,这些都让我受益良多。

研讨班期间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张,除了每天两三个专题性的讲座之外,我们各个小组每天还会有几个小时的充分讨论时间,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我所在的第十小组,既有相识多年的老朋友,更多地是来自不同地方的新朋友们。大家背景不一,研究的主题也各有不同,但最大的相似性在于都对研究充满了热情。讨论的时间很充分,所以每一个人都有充足的时间来讨论自己的研究提案,并获得他人的反馈。在连续几天这样高强度的对话和交流中,感觉每一个人都在快速地成长。

当然,小组讨论能取得较高的质量,与我们小组的导师陈晓萍老师密不可分。陈老师脸上似乎总是带着微笑,演讲的时候也充满了热情,对于研究的挚爱无时不散发出来。在连续几天的讨论中,她又总是可以抓住我们研究提案中的关键问题,在给出自己真知灼见的同时,不断鼓励我们所有组员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对于研究中存在的重大错误或者研究选题本身的偏差,她也会非常直接地给出否定建议。这种建议初听起来自然是很受打击的,但回过头来想,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即便再努力也不大可能有好的结果吧。正如周京老师所说,人生苦短,我们没有资本去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错误的问题上,陈老师直接的建议很好地帮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

除了讨论这些学术问题,陈老师还同我们交流了许多人生态度以及静功的问题,同样是非常有趣。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简短地学习静功的基本要领。不过,我悟性有限,暂时还没有完全领悟到静功的真谛。只是觉得,也许我钟爱的运动和长跑之类,虽然与静功反向而行,但似乎又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异曲同工的效应,权且称之为动功吧。OB圈子里的人大概都知道,陈老师研究做得好,文笔也很好,她在国内已经出版了好几本散文集,这在管理学者中是不多见的。或许正因如此,我知道陈老师在国内是有相当多粉丝的。这一次比较密集而近距离地接触陈老师,也让我有机会真切感受到了老师传说中的魅力。在这四天的交流中,陈老师谈及的“应该适时地迷失自我,跳出自我,用第三只眼来看待自己”令我深受启发。在很长的一短时间内,我们都在强调发展自我的力量,包括促进积极的自省和自觉等等。可是,如果我们总是两只眼睛盯着自己,难免不会陷入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里。回头想想,做研究写文章少不了有这样的情形,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似乎也有类似的处境。如果既能够深刻认识自己,又能不时地跳出自我的桎梏,简直是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情。

短暂而紧张的四天学习,以结业典礼上各个小组的节目表演收尾,这也是历次研讨班的一个传统了吧。实事求是地讲,参会的博士生群体中有文艺特长的人不会太多,更何况来自五湖四海的成员们还要在紧张的学习研讨之余表演节目。正因如此,从艺术精湛的角度来苛求我们的表演是不合适且没有必要的。然而,包括我们小组在内呈现出的14个节目,形式各异内容也不同,但一个一个都体现着大家的用心。当然,最令我印象深刻并且内心充满感动的,自然是我们第十小组准备的情景剧《万万没想到》。这个“作品”最大的特色在于我们全组成员的全员出演和全程参与,可以说是大家智慧的共同结晶。还记得刚刚知道要表演节目的时候,我们心里都没底,某种程度上还期待着有某一位组员能够才艺出众,上台高歌一曲便了却我们这一烦心事。不过,最终我们还是决定尽可能地以集体形式呈现给大家。表演前一天,利用中午和讨论前的休息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商议着表演的形式和主题。在一阵头脑风暴之后,我们想到音乐改编加上舞台表演的形式,戏剧性地来表现博士生活的苦与乐。之后,我们群策群力地构思着情景剧的不同情节、选用的歌曲、衔接的次序,承担表演的潘老师自己在琢磨着表演的桥段,配合表演的曦济时不时地还会给自己加戏,中华老师一个人完成了所有的旁白撰写,丁雪、冯绚、乐晨、陈萍几位美女极为精彩地改编了歌曲,手巧的女博士们还自制了表演过程中所需要的道具。当然,我们也为晓萍老师设计了一个颇具效果的参与方式……这些细节直到现在还清晰地刻在我的脑海中。也许我们每一个人在表演、唱歌、编排等等上都普通至极,但我们聚集在一起时却做到了一件意想不到而又充满创意的事情,并且是每一个人都有真正地参与到。在最后的晚宴上,我们略带紧张地完成了表演,不一定精彩,但却真实地把我们的努力和集体展现在所有同仁们面前。当我们从台上下来坐回到餐桌上的时候,举杯庆祝,但内心早已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所填满——这是这次研讨班意料之外的美好收获。

开始做研究之后,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日子就在一项项的工作中流逝过去。在这样的生活里,像参加研讨班这样集中地“慢或停”下来几天,其实机会并不太多。短短几日,因为有了IACMR的精心组织和运行团队老师们、志愿者们的努力付出,我们能有机会享受这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并结识不同的伙伴。在研究的道路上,一个人不免感到孤单,有时候也会疲乏或者踌躇。但正因为一路上有了IACMR这个大家庭的陪伴,让我在砥砺前行的道路上,总能够找到越过一道道磨难的力量和守望。我之于IACMR,不过一普通成员而已;IACMR之于我,却是指引我、鼓舞我、鞭策我的远方。

——罗文豪,中国人民大学(现任教于北方工业大学)

Group 11  指导教授:黄旭
会议虽然结束了,但那种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散去,很是怀念!这证明IACMR会议是十分成功的,也少不了组织者的功劳和汗水,感谢。

也想仿效贾良定老师那样写首打油诗,却写不出来;其实我2006年挑灯夜读考博士时,是写了好几首诗的,珍藏至今,偶尔翻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诗是一时半会写不出来了,想到了几个关键词:灵动、激荡、对话、开放;奋进、协作、坚守、道德,算是我的心里话吧,期待再次相聚杭州。

——杨凤岐,天津外国语大学

Group 13  指导教授:张燕
四天的IACMR研究方法工作坊对我触动很大,充实的lecture、头脑风暴的discuss、优雅的环境、精彩的小组演示以及创意无限的小组show永远镌刻在我的回忆中。平时感觉做研究就像走在一条寂寞的胡同了,这次与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探讨研究设计,使我充分体验了团队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世界一流学者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和热情也深深地感动着我。感谢IACMR为我们提供的学术平台,感谢每位导师的精心指导!

——黎春燕,海南大学

Group 14  指导教授:张震
非常感恩有机会参加今年的workshop,跟一批在管理学界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人学者有这样的接触。让我有收获的不仅仅是老师们分享的关于研究方法上的知识与技巧。我更是被他们对于研究的热忱,对于通过学术研究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职业承诺,激励着。他们不仅通过自己的研究影响学术界,也通过言传身教影响着新入行的年轻人。他们为我树立了榜样。希望自己可以不仅致力于提高学术研究方面的专业素养,也可以更多的将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融入到自己工作中。

另外,Workshop也是一个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好机会。同道中人,互相分享,彼此鼓励,共同进步,乐事一件。 感谢IACMR会务组的精心准备。希望这个workshop可以越来越有影响力。

——李继萍,香港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