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 • 灵感之源 • 学术责任• 奉献精神

新闻资讯

中国访谈|北大张志学:双循环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创造新的黄金时代

本文转自中国网(china.com.cn)客户端,订阅号:中国访谈

时间:2021年3月4日
嘉宾: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 张志学

导语: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新冠疫情更是给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合作带来了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进入了“十四五”时期,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并且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将会为企业带来怎样的机遇?企业又将在新发展格局当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就相关问题,中国网《中国访谈》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张志学进行解读。

请扫描二维码观看完整访谈视频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张志学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栏目 (摄影:李佳)

中国网:张老师您好,首先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邀请您做客我们的演播室,先跟我们网友打个招呼吧。 

张志学:各位中国网的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更是加剧了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党中央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您认为我国提出这样的战略部署有着怎样的深意呢?

张志学:我想这次所提出的双循环,是中国在发展过程当中再次做出的战略调整,可以说它显示出我们中国坚持发展当中的长期主义的理念,也可以显示出我们的战略定力和战略调整。

那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战略部署,我想给大家简单谈谈我的想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始坚持的是出口加工的贸易型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我们国内去发展自己的能力,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抵御外部的风险是不利的。因此,就做了一些调整,这个调整是有基础的,基础在于我们(国家)拥有一个非常广大的,庞大的市场。

那么,中国在未来,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发展空间在哪里呢?一个是我们的城乡二元化导致的城乡差异很大。第二,我们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差距大,南北地区的差距大,还有我们的服务业在GDP当中占比是比较小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未来十几年得以解决。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你会看到一个巨大的需求。所以,我们由庞大的内在的需求构成一个庞大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在未来还是稳步发展的。

因此,在今后的十几年会看到,中国会继续高速发展。(到那时)回过头来看,它(现在)又是一个黄金时期。那可以说,双循环战略的提出对于中国的广大企业来讲,是一个新的起点。

我举个例子来说,在今年春节黄金周的假期结束的当天晚上,商务部就发布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表明,我们国家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8210亿,比2020年春节黄金周增长了28.7%。当然各位可能认为不奇怪,因为2020年暴发了疫情,但是再想一想,它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增加了4.9%。这非常了不起,你可以看到,中国的内需充满勃勃生机。

再看大家关心的电影市场,在春节假期期间,(中国)电影市场的销售额,我们叫做票房就突破了70亿元。进入2021年之后的两个半月,我们的票房已经达到了上百亿,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单日票房以及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的新纪录。

我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而且在解决刚才我提到的那些问题的过程当中,这些消费发展构成的市场会焕发出无限的潜力。再加上我们党中央这些年来面对国际的新格局,在不断加大改革开放,这也就意味着原有的外部市场,我们还要继续去探索、参与。所以庞大的国内市场构成了内循环,(同时)我们坚持对外开放,所已有的外部的市场(构成)外循环,这二者相互促成,我想(这就是)当前党中央提出双循环战略背后的原因。它会给中国在未来十几年的发展提供一个非常广阔的前景,对中国的广大企业(将会)是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中国网:所以,巨大的市场,也显示出了我们国家经济的韧性,是吧? 

张志学:是。

中国网: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在新发展格局当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新发展格局又会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呢?

张志学: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国民经济的增长、发展,最终是要落实到企业。刚才我们讲的国内的大市场以及和国际市场构成的双循环相互促进,使得未来在相当长时间内,我们中国的企业面对的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尤其内需市场,内需市场的规模决定了广大企业可以从事研发,可以提升产品的品质,可以构建自己品牌,因为中国的市场为企业在这些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未来,在双循环的格局和战略下,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我提一些建议。也就是说,面对一个庞大的市场,企业应当想办法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具体来讲,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14亿人口,这其中有3亿高收入或者叫做比较高的收入、中高收入的人群,这群人的生活水准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是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流消费者是差不多的。过去他们的需求是靠什么满足呢?靠国际、国外的大品牌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等。如果未来,我们中国的企业在面对国内大市场时,可以去找准这批主力消费者的一些需求及偏好,这将会带动一批中国企业发展。这是第一个人群。

第二个人群,我们叫做中等收入的消费者,这当中还包括从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人,我们叫做Z世代,Gneration Z。Z世代总共有2亿人,其中有大概1.5亿人的消费(能力)是非常强的。所以我说这4亿中等收入群体,特别是包括Z世代的一大批人,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很强烈的),他们的消费可以说是很个性化的,也偏感性,对于服务需求很高。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年,正是因为我们中国的许多企业满足了这一批新兴的消费者(的需求),最后就(发展)起来了。从奶茶到泛餐饮,到女孩子用的口红、美妆到服装,中国的品牌都起来了。为什么呢?正是(因为)瞄准了这批消费者的需求。国潮品牌的兴起可以说增加了中国广大消费者,不仅是年轻人,甚至所有的人,对于国内品牌的认同和信心。

第三个人群,我们叫中低收入群体,这些人绝大部分刚刚脱贫。低收入阶层希望和中等收入阶层的人群一样,过上美好的生活,但是他们的支付能力没有高收入人群以及中等收入人群这么高,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能够为他们创造物美价廉的产品。在这个方面是有例子的,比如一些企业在过去这些年,因为盯着这批数量庞大而且收入增长最快、但过去通常被忽视的消费者(群体),结果成功了。比如说大家知道的OPPO、VIVO,当其他的手机品牌都聚焦中国一线、二线城市的消费者时,他们就将实体店下沉到中国三到六线城市。再举个例子,(大家知道)拼多多非常了不起,现在市值也很高。拼多多正是从满足中国三到六线城市消费者需求开始的。

因此,我们看到中国(拥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14亿消费者,那么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定位,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来开发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的话,企业(一定)可以(发展)起来。在过去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中国是非常了不起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在制造业领域积累了许多经验,使中国形成了非常完整和完善的供应链。另外,在过去的十多年来,我国电商的发展,我想是世界上最好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电子支付、物流及其形成的大数据,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完善的,线上线下融合的体系。

所以说,中国在未来十几年,消除城乡差异,扩大城市化,消除东西差异,南北差异,以及增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比重,以及我们具备的完善的供应链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体系,使得未来十几年,我们中国的企业,在双循环的格局下,(一定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各位可以看着,十几年之后,当你回过头来再来看,现在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我相信再过十几年,你回过头来看,将会有很多令人骄傲的,伟大的,产生于中国的品牌诞生在我们这个时代。

中国网:没错,所以中国还是可以为企业提供非常多的机遇。 

张志学:是的。

中国网:只要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需求。 

张志学:是的。

中国网:我们都知道私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受到疫情的影响,再加上国际环境的影响,一些私营企业可能已经奄奄一息了。那么,在您看来,对于这些私营企业的经营者,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经营者,他们应该如何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走出困境,重获新生?

张志学:民营企业,包括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当中非常重要,对于民生建设,对于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对于稳定就业(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想今天就你的问题,多谈一谈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由于它的资源比较单薄,管理体系较薄弱,人才缺乏等原因使得小微企业,哪怕在正常情况下,抗风险的能力都是比较低的。(暴发了)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小微企业。在过去一年,尤其在去年春节之后,大家都可以看到,的确像你所说的,(许多小微企业)很挣扎,奄奄一息。但是,从另外一面来看,由于它的规模小,它的负担其实比较轻,船小好调头,所以小微企业具有敏捷性。

我想在未来一段时间,相当长时间(内),给微小企业提供一些建议。通过这次疫情,我们看到,有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已经)奄奄一息了,但是有一些小微企业经过短期的痛苦调整之后,也还可以。那么我们应该从这些顺利存活下来,而且正在复苏的小微企业身上学到一些什么呢?

首先,我觉得一定要勤勉。这个勤勉是什么意思?想一想当初小微企业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一定是为了填补那些大企业甚至中型企业都无法满足,甚至看不上的一些市场,或者很独特的一些需求。(它们虽然)规模不大,但可以满足区域性的,(或者)可能更小范围内的一些人的需求。小微企业没有太多技术积累,也没什么太多独特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入行门槛较低,可模仿性较强,(新进入的企业)可以比你做得更好,可以满足你原来所满足的那些客户(的需求)。所以,我强调的勤勉是指小微企业一定要和你所服务的客户要保持非常好的关系,能够敏锐地发觉其需求的变化,满足客户的需求。你比别人跑得更快,更加勤劳,对于客户更加尽心尽力。

第二,我建议小微企业还是要尽可能做到警觉。我们在经营企业,大企业、中型企业、小微企业都是一样的,永远会遇到问题的。但愿不会出现新冠(疫情)这样的大事,但是大小的不测都(可能)会发生。我们一定要放弃过去的思路,要居安思危,时刻要思考,如果有一天要像2020年新冠暴发了,我的企业经营几乎停滞了,我怎么办?我还能不能活下去?通过居安思危倒逼我们日常经营的方方面面(不断改进)。此外,在疫情发生之后,有些小企业能够在供应链上和它上下左右的企业联合起来,来抗击疫情所带来的危机,(这些企业)就好一些。所以我说的警觉还包括小微企业应该拓宽视野,多看一看,时刻注意外部环境,尤其是与自身企业密切相关的这些生态链、生态圈上出现的新特征及其变化。

我给小微企业的第三个建议就是敏捷。因为小微企业和大企业、中型企业相比,组织架构没那么复杂,非常简单。(所以)我觉得在下一步经营过程当中,要更加敏捷,包括能够敏锐地发现新的市场需求,敏感地察觉客户的偏好,精准地抓住(他们的)偏好,并且快速解决,这是敏捷的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企业组织内部所有环节的设计,都要围绕以最快速度让客户需求得以满足为标准、原则。

最后,我对于小微企业的建议就是要做到(有)韧性。这个词在心理学界,管理学界早就存在了。在疫情发生之后,人们将这个概念再次提出来。韧性是说我们在面对危机甚至灾难的时候,人、社会或者企业,以及我现在重点谈的小微企业,能不能活下来,而且不久之后再恢复。这是我们所说的韧性。我给小微企业提升韧性提供的建议是内粘外联。内粘就是说我们组织或者企业内部的这些员工要有同舟共济的精神,同心同德,大家力气往一块出,充分沟通,目的是能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这叫内粘。外联是指我们的小企业一定和你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形成一个生态,要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这种内粘外联,来增加我们小微企业的韧性。

中国网:其实我们国家给(小微)企业也提供了不少帮助,特别是一些普惠金融的政策,所以相信小微企业也会很快走出危机,重获新生。 

张志学:是的,这点非常重要。我觉得我们小微企业一定要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在过去几年,国务院的常委会开了很多会,都是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比如说给它提供贷款等多方面的一些便利,在疫情发生之后,中国的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很多政策,针对小微企业所面临的困难,提供了房租、税收的减免,简化了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另外原本到期的要付的一些本金和利息,实行延期偿还,以及信贷的优惠。所以要相信,我们国家了解小微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位置,因此党和政府一直在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来帮助、扶植它。

中国网:由于受到了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我们国家一些实力强劲的大型企业,特别是一些跨国企业,他们的海外战略也受到了冲击和打压,那么对于这个类型的企业,您认为他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呢?新发展格局又会为这些企业带来怎样的利好? 

张志学:自改革开放以来,大概在1980年代,我们更多地以企业为单位,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来运营。我们用了40年的时间,甚至还不到40年,很多的中国企业已经在本土市场上来满足中国居民的需求,(并且)不断地壮大力量。那么后来,从90年代以来,尤其是加入了WTO之后,国际的巨头都进入了中国市场,我们中国的这些企业和国际巨头开始了在本土市场上的较量。起初,在加入WTO之前,很多人都担心,我们(的企业可能)不堪一击,全军覆没。但是这些企业最终凭借它对中国客户、中国市场的了解,锐意地经营,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最终抵御了国际巨头在本土市场对它的冲击。更难得的是相当一批企业不断地壮大,并且在2000年之后,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率先走出去。走出去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有不少企业失败了,但是我们有相当一批的大型企业,他们走出去,进入到世界(市场),开始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后来有些慢慢进入到发达(国家的)市场,这就构成了今天你所说的跨国企业。整体来讲(这些企业运营状况)不错,但是最近这几年,,由于国际地缘政治、国际格局的变化,这些企业(当中的一部分)经营上出现困难,回来了。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双循环,我(希望)瞄准中国的庞大的国内市场内需,给这些大型企业几点建议:

第一,我们要改变观念。过去我们在世界各地经营,也赚了不少钱,业务做得不错,但是现在既然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充满信心,立即跟随党中央的部署,调整战略,瞄准庞大的国内市场。

这几年由于某些国家,以及一些政治家,他看到中国在高速发展,中国的企业不断地崛起,冲击他们的地位,因此采取了防守的心态和措施。但是人类历史表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一定是通过不同(国家、)地域之间的经贸、科技、文化交流才得以繁荣昌盛的。那么我们只要对中国的市场充满信心,研究中国的市场,不断地发展,我想再过几年,你会看到,世界也会看到,中国企业以及整个庞大的市场。世界是通过实力来说话的,别人越来越保守,越来越防御,我们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进取。我预计,在今后的一段时间,无论企业还是整个国家,(如果我们)发展得很好,会让某些国家意识到他们还是要尊重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要加强,至少是恢复文化交流、科技交流、经贸交流。

第二点,要精准定位,在世界经贸秩序甚至政治秩序还没有彻底恢复到原有状态的时候,我们(应该)潜心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了解客户需求,投入到研发当中去,提升产品、服务(的质量),特别是针对刚才我所分析的三类人群,对于三亿高收入和较高收入的人群,他们的需求过去靠国际巨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我们现在(可以)精准地研究他们(的需求),开发出我们的产品,满足这批主力消费者的需求,当然这对我们很多企业从海外转回来,是一个挑战,但是只要你精准定位,就会成功的。

有的企业可以针对4亿的中产消费者,另外还有刚才我提到的收入增长最快的,6亿中低层收入群体开发出满足他们需求、他们喜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物美价廉的产品。所以我想只要我们企业精准定位,就一定能够发展起来。

第三点,我特别强调的是,针对大型企业,我们要抓住机遇,特别是我们正迎来新一轮的世界科技革命,或者说工业革命。对于大型企业来讲,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一定要(充分)理解政策,研究国内的情况,抓住这个机遇。我要特别提出来的是,面对新一轮的世界科技革命,我们的大型企业一定要把握数字化,以及万物互联的时代。因为我们中国有若干传统产业,如果我们大型企业基于他们对产业、工业、研发、流程以及互联网规则的理解,将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各行各业,尤其是制造业,将制造业进行改造,会大大地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对国家来讲则是提高了全要素生产力。企业如果加入这些业务,会发现收获是非常丰厚的。所以对于大型企业来讲,这是一个机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张志学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栏目 (摄影:李佳)

中国网:接下来我们再聊聊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但是也有人认为部分国有企业可能存在着竞争不够充分,效率比较低下,污染浪费严重等问题,对于这样的说法,您怎么看?国有企业在新发展格局当中,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机会? 

张志学: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当中,国有企业是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也是顶梁柱。国有企业在过去这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可以看到在民生工程建设,国家的大项目建设以及对于国家税收的贡献,以及一些尖端科技的突破等方面,国有企业在过去这些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担负着国家战略的实施,也是国民经济命脉以及国计民生等方面重要的承担者,所以说国有企业非常非常重要。

那么,国有企业在当前的情况下,在双循环的格局下,我觉得要做到两点:第一点,国有企业要利用自己已有的资源和能力,去充当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去推动民生的发展。这一点,刚才我讲到了,已经做得不错了。

但今天我想提到另外一点,就是国有企业在双循环的格局以及当前国际地缘政治新格局下,要发挥首创精神,要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国有企业在人才、资源、产业、平台等方面都具有无比的优势,因此,它如果能够将这些资源和优势转化成创造力和创新力,那样,对于当前的中国,在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将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呢,我在这里想特别强调,无论是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还是新的国际局势下,国有企业应当坚持发展的二元目标,或者目标的双元性。第一个就是传统的,利用已有的资源和能力,去满足中国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国计民生当中的一些重大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这是国有企业一个方面。

要想做到这点,希望国有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利用我们党中央提出的混合所有制,来激活国有企业,改良、升级运营模式。那么同时,由于国企在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领域,包括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是领头羊,所以要带动下游的中小企业、新企业,来形成一个很好的、健康发展的企业群。

第二个目标,开发。进一步利用国企的人才优势、技术积累、广阔的产品平台,真正做到技术创新。(国有企业应该)大胆地进行试验、测试,真正通过新的技术、研发来为国家提供支撑。大家都知道,过去相当多的一些大国重器级别的大项目都是由国有企业完成的,比如说从高铁,到特高压,到四代战机,航空母舰,以及最近的核能技术,超级计算机等等,这些统统是国有企业的成果,展现了国有企业的实力。因此,我们应该向这些优秀而且立志创新的国有企业去学习,通过技术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掌握我们自己的关键技术,来为国家建设以及国家的战略安全提供技术保障。这是我对国有企业的一个期待。

中国网:所以国有企业在新发展格局下,其实还是大有可为的,可以为其他类型的企业做一个很好的榜样和引领。 

张志学:是的。

中国网:好,最后我们再来谈谈人才吧。我们都知道人才是企业发展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现在不少年轻人的离职率比较高,换工作的频率也比较快,那么人才的流失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个巨大的难题。那么在您看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如何应对年轻员工离职率较高、人才流动频率较快的情况呢? 

张志学:你所提出这个问题非常具有普遍性。人才流失的问题是与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有很大的关系。这一代的年轻人都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思想非常开放,思维也很灵活。前几代人,我们知道,那时候没有自由的市场经济,给你分配一个工作,就好好干。这个工作(可能)开始你未必喜欢,但是你必须去干,干着干着,你不断取得进步,慢慢就爱上了这份工作。所以我说传统的中国人工作是干一行,爱一行。但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工作也都是自由的,很难再让他们固定在哪个位置上。所以他们大学毕业前夕,毕业之后都是到处选择,哪儿好,我去哪儿。所以他们秉持的理念不再是传统的中国人那样,干一行爱一行,而是爱一行干一行。如果他发现他所做的工作是他不喜欢的,他就走了。所以这是第一点,观念的差别。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将这句话改一下,来形容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新一代员工——“人有近忧必无远虑”。年轻的员工到了工作岗位当中,如果不是太喜欢,又跟周围的同事、领导相处得不那么融洽,面对客户的时候,也出现磕磕绊绊的问题,再加上收入也不太高,(可能还)有买房子的压力,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好等,这些都构成了员工的近忧。人有近忧必无远虑,所有这些“近忧”加在一起,他怎么可能在这个岗位上或者在这个单位有长远的打算,好好改进业务水平、和同事之间好好地合作呢?不可能,所以人有近忧必无远虑。

那么,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我们企业各个层级的所有领导者,所有管理者,都应当将自己当做一个人才官,目的是找到合适的人才,并且让这些合适的人才(能够)比较长时间地留在自己的公司,让他的工作越做越好。所谓的人才官就必须遵循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职能,我们叫做选、育、留、用。选择合适的人才,进公司以后进行培训,然后给他事业的平台,让他好好工作,最后,通过很好的物质和精神激励留住他,这就是所谓的人力资源当中的选、育、用、留。

我想今天大家都知道华为了不起,现在我简单地谈,华为在刚才这四方面是怎么做的。“选”,华为坚持自己的价值观选人,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最近几年又增加了坚持自我批判。只有符合这样的人,才能够被选中,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所谓的“育”。这些人被选进来了,华为接着会对他们进行培训,这个培训既包括华为的文化培训,也包括业务培训,这个培训是定期化、惯例化、系统化的。在培训的同时,华为还给新员工提供一个导师,就是所谓的导师制。在工作岗位当中,在自己对文化价值的理解上,如果有不清楚的,还可以向导师来求教。所以这是第二个育。

第三点,“用”。大家都知道,年轻人进了华为,会为你提供适合你的事业平台,让你在这个平台上大胆锻炼,一旦做出成就,快速提拔,获得奖赏。这就是“用”。而且必要的时候,还会对新员工进行轮岗,大部分人必须从基层开始,一步一步走上来。

最后一点,“留”。大家都知道的,华为的员工有比较高的待遇,给员工很高的物质激励,此外,业务能手干将还有很好的精神激励,所以这是华为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做法)。

当然在华为之前,大家知道世界另外一个超级企业——三星。三星公司从2001年开始就提出要做世界超一流企业,明确人才战略优先,在韩国,在世界,找到适合三星的人。所以三星的成功也是人才战略的成功,受到三星文化感染、影响的三星人能够锐意创新,不怕犯错误,另外还将东方文化当中对组织的忠诚,对上级的尊敬融合到一起,所以它非常强大。

我想除了刚才我讲到的韩国的和中国的大企业的人才战略之外,我最后想通过一个更具普遍性的小企业(的案例)回答你的问题。这个小企业在深圳,是我的学生创办的企业,主营出口贸易。我这个学生一直有个疑惑,他们业务很好,定位很准,给大家的条件也不错,但员工总是离职,怎么办?

我给他的建议是不要盯着985、211(高校的毕业生),虽然你在深圳,但毕竟是个小企业,985、211高校毕业的年轻人到了深圳以后有太多的选择,他们的期待也更高。你(的公司)是一个中小企业,(应该)现实一点。中国的二类甚至三类大学,优秀人才的比例可能没有985、211高,但是每一所学校都有非常不错的学生,你可以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去了解与公司业务有关的专业当中,哪些学生比较靠谱,比较有发展前途。那么这位深圳的小企业的创始人走到了中国二类、三类学校,找到了合适的人才,将人流失率大大降低。这就是小企业在解决人才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可以供大家参考。

中国网: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其实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可以说是越来越清晰了,不同的企业也应该根据自己的类型调整、发展自己的人才战略。 

张志学:是的。

中国网:最后非常感谢张老师今天作客我们的节目,并且带来很多精彩的观点。我们下期再见! 

张志学:谢谢!

(本期人员:采访/文字:白璐;摄影:李佳;主编:郑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