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研究》21.3中文摘要

Editorial Essay
Why Do We Need Phenomenon-based Indigenous Chinese Management Research? An Evolution of Theories Perspective
Xiao-Ping Chen
摘要
本文聚焦基于现象的管理学研究, 以及开展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重要性。作者扎根于中国情景, 指出了一些出现在数字化时代的新颖组织现象, 并鼓励大家对此提出崭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证检验。作者采纳理论演化的视角, 总结了如何把基于本土现象所提出的新理论, 转变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理论的演化路径。
Perspectives
Change, Governance, and Diffusion of Institutional Logics in and Beyond Chinese Contexts
Milo Shaoqing Wang, Michael Lounsbury, Xiaoyang Chen, and Yufei Ren
摘要
制度逻辑视角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论视角, 强调意义与实践如何交织成为相对持久的构造, 从而对组织行为产生跨越时空的深刻影响。在本文中, 我们提出了一项更为广泛的研究议程, 以探讨中国场景下制度逻辑的动态。首先, 我们详细阐述了中国独特的逻辑构造, 其中国家逻辑占据主导地位, 并常常引导其他逻辑, 从而使组织行为的塑造方式与西方模式显著不同。接着, 我们主张需要研究三个议题: (1) 制度逻辑本身的变迁, 借助中国市场转型这一独特契机, 观察现有逻辑的构造如何经历变革并重新凝聚; (2) 制度逻辑的治理, 聚焦社会评价者与指挥机构的影响力; (3)中国模式的扩散, 即这一独特的制度逻辑与秩序的构造如何通过中国政府的政治与经济活动传播到其他国家。
关键词
制度理论,治理,制度逻辑,中国管理
Regular Articles
Transfusion or Hematopoiesis? CEOs’ Early-Life Poverty Trauma and Asymmetric Involvement in Poverty Alleviation
Yongzhi Du, Li Tong, Wenxin Wu, and Chenjing Wang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 CEO 早年贫困创伤经历如何影响企业在扶贫中的参与程度, 以及在一般性扶贫与战略性扶贫之间的优先排序。研究发现, 拥有早年贫困创伤经历的 CEO 更倾向于推动企业同时参与一般性与战略性扶贫项目。进一步分析显示, 相较于一般性扶贫项目而言, 此类 CEO 更偏向于参与战略性扶贫活动, 表现出扶贫参与的非对称性倾向。此外, 我们通过补充分析检验了企业的资源效率导向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 资源效率导向在 CEO 早年贫困创伤经历与战略性扶贫优先倾向之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基于 2016 年至 2021 年间中国 A 股上市公司样本, 实证结果为我们的理论预测提供了有力支持。研究拓展了 CEO 早年经历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影响的文献, 深化了对企业参与扶贫实践机制的理解。
关键词
CEO 早年经历, 企业社会责任 (CSR), 扶贫, 资源效率, 战略性CSR
CEO Humility and Firm Reputation in China: 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Virtuousness and Government Intermediary Connection as a Boundary Condition
Fangmei Lu, Shuyang You, and Liangding Jia
摘要
本文探讨CEO 的谦逊品质如何以及何时提升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声誉的评价。我们假设,在企业与政府附属机构联系紧密时, CEO的 谦逊品质会提升企业的品德形象进而增强企业在政府眼中的声誉。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32 个工业乡镇195 家企业的实地调研和文档资料: 共收集有效问卷1,099 份,其中975 份为企业高管填写, 124 份为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填写。本文的定性证据和定量研究结果都支持了我们的假设。本文为理解CEO 谦逊品质影响企业声誉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
CEO 谦逊, 组织德行, 企业声誉, 政府附属机构联系, 中国
Returnee Executive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Enterprise Bribery
Xi Zhong, Ge Ren, and Xiaojie Wu
摘要
虽然以往的研究发现 海归高管能够有效地预测各种战略行动; 但却 很少有人关注这些高管如何影响非市场战略行动, 尤其是企业行贿。本文结合高阶梯队理论与制度理论, 来系统探究海归高管对企业行贿的影响。我们认为, 海归高管可能会形成道德相对主义, 让他们更有可能将行贿视为一种道德竞争手段。这反过来提高了企业涉入行贿活动的可能性。此外, 我们认为反腐败行动(正式制度)和儒家文化(非正式制度)可能调节上述关系。来自中国2241家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强有力地支持了上述大部分理论观点。这项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新兴经济体中海归高管潜在的阴暗面。
关键词
行贿, 海归高管, 儒家文化, 反腐败, 道德相对主义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or Irresponsible: 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Visibility
Yuxuan Li, Xin Miao, Christina W. Y. Wong, and Zhou Liang
摘要
本研究基于制度理论, 探讨了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高管(PCTE)在面对统一的企业环境责任(CER)制度要求时的不同反应。具体而言, 考察了组织可见性在PCTEs与环境责任行为和环境不负责任行为之间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分析2010年至2018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研究发现, PCTEs有助于企业强化环境责任行为, 并减少环境不负责任行为。然而, 对环境责任行为的正向影响仅在私有企业的PCTEs中显著。此外, 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组织可见性的调节作用。详细讨论了这些发现对政治关联与企业环境责任领域更广泛的研究启示。
关键词
企业环境责任, 制度理论, 组织可见性, 政治关联高管
Strategy for Sustained Profitable Grow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wth- and Profit-Oriented Firms
Nan Zhou, Jingoo Kang, and Seung Ho Park
摘要
企业采取不同的战略来实现持续有利润的增长。我们认为,持续有利润的增长的成功依赖于公司前后战略之间的协调。本研究将公司的先前战略(即增长导向型战略或利润导向型战略)视为未来实现持续有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我们采用资源基础视角来理解前期采用这两种战略的企业在后期所需的资源类型。我们认为,为了实现持续有利润增长,前期采用增长导向型战略的公司在后期需要通过开发有价值、稀有、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如技术和品牌)来增强其企业特有优势。相比之下,前期采用利润导向型战略的公司在后期必须识别通用资源,以捕捉增长机会,并通过成功复制其盈利的运营来管理增长,高级管理层的低流动性有助于前期采用利润导向型战略的公司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对全球3,802家上市公司在1992年至2019年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支持以上论点。
关键词
资源基础观,持续有利润的增长,增长导向型企业,利润导向型企业
Subsidiary Distributive Justice, Internal Embeddedness, and Subsidiary Initiative
David. H. Weng and Hsiang-Ling Chen
摘要
虽然过去的研究表明公正性对于多国企业的管理很重要,但是结果公正对于子公司表现主动行为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假设,子公司的管理者对于公司总部在利润分享和奖励分发上是否公平与他们是否会出现工作主动性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具体而言,结果公平从低转向中等程度时,子公司的主动行为会逐渐增加,但在超过一定临界值以后,起作用就会逐步减弱。进一步,这种倒U型关系的强弱受到子公司的嵌入程度影响。台湾跨国企业子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支持了上述假设。
关键词
分配公平, 子公司主導行為, 多國企業內部鑲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