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研讨风采|2022年IACMR研究方法研讨班

2022年IACMR研究方法研讨班于7月11日至14日成功在线举行,来自49所海内外高校的122位博士生与年轻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班。本期研讨班共有10场前沿研究方法的讲座,授课教授结合他们的研究为参会者讲解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学术选题,受到了参会者们高度的评价。在讲座之间,我们为参会者穿插安排了8场(每场12小组)学术计划研讨会。12位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著名教授指导各自的小组进行了密集讨论,教授们就每位组员的研究计划进行了详细地探讨,随后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从而帮助大家开拓思路,更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研究的优、劣势,使得每个小组成员的提案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提高和完善。小组研讨期间,师生互动、学员互助,每位学员快速升级迭代他们的研究计划。在讨论的过程中,参会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提案质量,同时也建立了彼此间深厚的友情。8场小组学术研讨大大增强了研讨班的系统性与互动性,给参会者带来了新颖、深入的学习体验,赢得了学员的高度认可。12个小组在7月14日下午各自推选出了一篇优秀提案来代表小组进行展示,展示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研究方向同时进行。每位小组代表展示结束后,导师们都针对报告内容,做出了到位的点评、提出了关键的建议,这些精准的点评从不同程度上启发了汇报人、帮助他们打开新的研究思路。
宏观组展示(按导师姓氏笔画顺序)

指导教授:井润田,上海交通大学
小组成员:常伟 黄冬东 刘梦丽 南柏熙 王曦 吴金璇 于妍惠 周诗语 朱婧雯 叶琴

指导教授:张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小组成员:胡晓慧 董博文 郭欣宇 李婷婷 孙大鑫 王懿瑶 杨巧英 张朔嘉 章婕璇 朱珊

指导教授:张闫龙,北京大学
小组成员:宋雨薇 王慧 程生强 高雅琪 卢青云 妥筱楠 赵超 郑智文

指导教授:杨海滨,香港城市大学
小组成员:王欣楠 胡敏 卜濛濛 杜蕊 光晖 王荔妍 许钢祥 叶展 张悦 赵颐淇

指导教授:贾良定,南京大学
小组成员:甘林蔚 崔国东 杜玉娇 华欣意 李馨 谭蓓菁 杨焕 姚蕾 张超 张山杉 宋瑶

指导教授:唐翌,香港大学
小组成员:廉思秋 陈致羽 贾慧英 罗肖依 马晴 王威然 肖咪咪 杨雅岚 钟冲
微观组展示(按导师姓氏笔画排序)

指导教授:刘武,香港理工大学
小组成员:邱迅杰 费璇 胡国联 胡雅婷 纪欣彤 李奕 李智 王华英 王琦 王廷喜

指导教授:张志学,北京大学
小组成员:冯悦 田泽慧 董小炜 胡晓鹃 李佳 刘贝妮 柳汝泓 庞兴宇 阮梦琦 叶忱璨 祝梦媛

指导教授:张燕,北京大学
小组成员:吴商硕 周欣仪 高杉杉 高雅婷 李晓雨 马硕 苏田 苏逸 汤力瑜 吴国滨 俞凯丽

指导教授:施俊琦,浙江大学
小组成员:陈钰瑶 程欢 姜福斌 苏湘 王晨筱 徐雯 虞文清 张驰 张梦 张琦

指导教授:秦昕,中山大学
小组成员:方琪 胡巧婷 雷超 李雨珈 刘龙均 刘子旻 邵琪 王哲源 张凯丽 张梦怡 甄丹蕾 郑维丽

指导教授:黄旭,香港浸会大学
小组成员:李涵 周灵君 蒋路远 邓抱林 康娜 汤卉卉 汤明月 杨非凡 张琛 赵梓翔
小组展示完毕之后,指导教授们分别评选了宏观组与微观组的最佳提案,来自第七组(指导教师:唐翌,香港大学)的贾慧英获得宏观组最佳提案、来自第五组(指导教师:秦昕,中山大学)的胡巧婷获得微观组最佳提案。小组展示中,各组水平不相上下,评分环节紧张激烈,最终结果获得宏观、微观两组指导教授的一致认同。
研讨班行将结束之际,导师们对各组同学四天的表现给予非常积极的评价,同时也中肯的提出了同学们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过度模仿的问题,因学业压力而导致研究有些短视、创新力欠佳的问题等。参会者们分享了自己的参会收获,欢迎点击2022年IACMR研究方法研讨班参会者感想,从参会者角度了解大家参加研讨班的收获!